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新中华再起> (113)淮军,进击

(113)淮军,进击(1 / 3)

出兵的时间挑选在十一月中,第一镇编成的八千人全部是淮军百战精锐,随便挑一个老兵出来,在新练军中最少能当一个统领十五人的棚长,至于放到八旗里,才能最少也是一个佐领或参领吧,至于给绿营……最少也能干个副总兵。

所以第一镇编成的时候,所有的淮军将领都心疼的直咧嘴,不少人还倒抽着冷气……编给第一镇的全是一水的老兵,带兵的将领心里当然都明白,一镇主力全是由老兵组成是怎样的概念。除此之外,第一镇的总兵亲兵队还拥有一百五十支最新式的后膛枪配给,而后膛枪现在的总数也不到五百支,其余的将领腆着脸求,张华轩最多也就批上几支,让这些大将们玩个新鲜就算,想配给部队,最少还要过一到两年的时间。毛瑟兄弟不愧是制作枪械的天才,而且这半年多来张华轩给了步枪工厂尽可能的最大支持,车床膛床与熟手工匠已经配给到位,比起毛瑟兄弟在家乡合伙兴办的那种手工小作坊要强上百倍,不过就算如此,以淮安的这点工业生产能力还是不能与欧洲相比,毛瑟后膛枪在被普鲁士军方看中之后,几年时间就生产了十万支以上,不过以目前淮安的军工生产能力,全部投入用来生产后膛枪的话,每月最多也就六百支左右,而且是在完全放弃生产前膛枪的前提之下可惜大战在即,目前的紧要目标是打跨清军与太平军这两个大敌。张华轩绝不可能把全部地生产能力都用来生产淮安一八五五,而只是命令每月保持在一百到二百支的产量就足够了,其余的生产能力。仍然用来大量生产前膛步枪。在经历了两年地努力之后,前膛枪的产量已经提高到每月千支左右,这种出产量已经和后来投入几百万两白银的江南制造局相差无已,而大量出产的步枪也使得淮军的装备精量度大大上升,已经不在欧洲列强之下了。

以第一镇来做例子,八千多人的军队配备了四千支前装滑膛枪,一百五十支后膛枪,一百五十门的火炮。连同骑兵部队之外,还有五百匹战马与一百辆大车,除此之外。当然还有配给士兵及后勤辎重部门使用的各种器械,这样地配给与装备水平,已经超过了国内任何一支军队,而且并不在配给在远东的英法列强军队之下。

在十一月十二号那天正式出兵,当然名义上只是把淮军向北调配,驻防在洪泽与涟水一带,好随时进击太平天国盘踞的南京,以支持清军正在镇江展开地军事行动。自从九月开始,清军调集兵马,集中了几个大营的军队围攻南京身边的重镇镇江。镇江守将吴如孝虽然不是一等一的名将,不过为人谨慎小心,而且抚恤士兵,爱兵如子,所以镇江城中的太平军士气不低。清军连月围攻,几次攻上城头,却始终不能破城攻入,在面临清兵的强大压力之下,吴如孝已经几次派人到南京求援。而东王杨秀清严格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知兵的人。从去年他在湖北的胡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