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之九!在场的人虽然没有几个见识过火车到底是啥模样,不过也并不妨碍他们对火车的幻想。而刚刚说话的老人身边就有几个庄邻模样地同伴,看他们点头微笑且带着一点骄傲的模样,显然人家所说的明显是真金实银的大实话。
胖子刚刚的风头都被抢了,而且被人质疑吹牛,不过这会子倒是没有一点儿不满,只是带着点痛心的神情,按着自己的大腿猛拍道:“其实大帅原本是打算先修海州到咱徐州地火车线。偏生当时朝廷和大帅正要翻脸地当口,徐州的煤铁矿都停了,火车线路一时没法儿修起来,所以便改了道,修到淮安去了。其实若论我说,咱徐州才是真正地南北要冲,铁路这玩意要是修到咱这里来,可比修在别处管用多了。”
不管他适才关于火炮的描述如何的荒诞不经,这时候的论断却是让人佩服。徐州的南北要途的地位是每个人都赞同的。这里等于是连结山东、江苏、河南诸省地交通枢纽,不论是向南向北向西,都是一个中转集结地最佳地点,若不是前次淮军还没有攻打徐州的计划出来,铁路想必也早就修筑过来了。而现在徐州诸多矿厂地出产也是极多,这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往外头运?太不合算!所以有识之士早就断言,从海州修一条到徐州的铁路不仅是势在必行,而且将会很快提上日程。
在张华轩有意的掌控和宣传之下,在淮安官僚体系内没有那种极端的愚昧与保守的旧清官僚的前提下,在淮安与徐州各地等于是肃清了宗族与士绅势力的有利条件下,对火车的宣传进展的极其顺利。还是在海州准备修建铁路时张华轩就有意下令加强对火车有利国家民生的宣传,这种宣传多半是采取了图画加戏文的形式,鲜明可信而又深入人心。这就使得火车这种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极为新鲜的玩意显的并不那么抵触。
虽然在火车道经过的线路上不免得还要经历迁坟等诸多为难的措施,不过在政务处的财政补贴和有效的宣传下,这种不得不行之的措施披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而且没有旧式文人政客的那种诸如伤风水伤龙脉之类愚蠢的宣传,百姓们又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火车的好处,这就使得火车的铺设不但不被人诟病,还被广为接受,并且受到热烈的欢迎。
中国的百姓虽然在这个年头丧失了大国的自信,而且经历满洲两百多年的愚昧统治和几乎殖民化的禁锢思想的伤害,在为政者放开他们的心智让他们自己思索后,这个古老的民族却能迅速焕发出难得的活力,这种活力上到政府和军队,下到民间,显的那么炽热与充满激情,而这一切的改变,也不过就在匆忙的几年时间内而已。
因为火车的话题又引发了很多关联的讨论,徐州府的百姓并不似淮安那边那么见多识广,很多东西对他们来说只是传说中的新鲜事物,在几个去过淮安与扬州的同样是平头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