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并且把场面控制起来,虽然他们人数不多,却是一个个脸色阴沉,浑身弥漫着一种让人窒息和恐惧的压力。这一群人手操着淮军治下领地内普通百姓的生杀大权,很多时候,他们可以不经审判就带走乡里闻名的官绅,也能带走不那么守法的商人,甚至他们可以在紧急状态下逮捕可疑的地方官员,而且可以不经审判就加以杀害。
可以说,每个内卫军人的手上都沾染着无数条性命的鲜血,他们是张华轩最忠诚的走狗,而且以做走狗为荣,他们是统治者最亲信的嫡系中的嫡系,虽然不负担做战任务,却无疑是淮军中最具有战斗力的部队,没有之
就这么一小群的内卫就把二十多人的英军部队堵在了原地,他们阴沉的面孔和指向英军上下的手枪使得对方不敢稍有异动。而面对对方带队军官的抗议,内卫这边的人却选择的是向天开枪,然后冒着一缕火药喷发痕迹的手枪又重新指在了对方的胸口,同时他们的表情也使得对方相信,只要再有任何异动,这些看起来面色不善的中国军人会立刻选择开火。
无疑,左宝贵看到的英军的慌乱也是由这些内卫们造成的。
在左宝贵赶到的时候,英军上下已经为自己刚才的慌乱而感到恼羞成怒,双方语言不通,带队的英军少尉挥舞着双手大叫大嚷,而回应他的,却是内卫们更加冷漠的眼神,而他们手中的手枪,也向着叫嚷的英军更加逼近了一些。
“快叫一个通事来。”
左宝贵第一个命令是下令传召通事,城内洋商众多,找一个会英语的通事并不难,事实上淮军已经开始了一些常识教育。比如英军与法军之分别,两国军衔的分别,再有就是一些简单的对话。
当然,目前这个阶段来说,心怀鬼胎的张华轩只下令教导诸如一些你好吗,你来自哪里的友好式的问话英语,而诸如缴枪不杀之类的对白,还有待时日才会下令淮军开始学习。
潜意识里,张华轩总觉得淮军与英军必定将有一战,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罢了。
第二个命令,左宝贵则向着带队的内卫棚长令道:“老哥能带着部下后退了,这里的事情由我们内镇来处理。”
按照双方的职权划分来说,左宝贵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那个内卫棚长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听完左宝贵的命令后并没有露出受到冒犯的神情,在内卫,不相干的情绪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他只是冷漠而又公事公办的向左宝贵打了一个敬礼,然后道:“这伙英国佬打死了两个人,大人切不可放他们走了。”
按淮军条例,在军法部的人没有赶到或不在场的时候,内卫一样有权监视军队,虽然现在内卫权限被削,而且最高长官有意限制,不过这一条老规矩显然还是有用的。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