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新中华再起> (223)典范

(223)典范(1 / 4)

英军一个旅加两个炮兵连和一个工兵连,算来有两千三百人左右的兵力,大队排开自然威势十足。

这些兵原本就是驻扎在印度的殖民地部队,其中一团还是以殖民地命名的旁遮普步兵团。全旅建制中,带有皇家字样的两个炮兵连与工兵连当然是精锐,然后皇家第二团也是主力团,其余两团,却也不差。

指挥官是陆军少将约翰米歇尔,上岸之后,少将领着旅参谋部与近卫部队先登上连岛要塞,观察地形,其余三个团在各自主官的带领下,已经穿越出港,少量轻兵翻山过岭,搜捡已经没有防御力量的要塞炮台。

米歇尔本人了带着大队参谋与近卫登山连岛炮台,海州这里多山,除了连岛山脉外,港口后就是云台山脉,几座大山虽然海拔不高,却是连绵百里,一望无际。

著名的花果山水莲洞,便在云台山脉之中,算是海州名盛。

不过米歇尔当然不知道中国文人吴承恩笔下的神山名洞,他正是中年,体力健壮,登上不到二百米高的连岛山头浑不当回事情,上了山头将手一伸,自然就有副官递上望远境,就地在山头用望远镜远眺一番。

这自然看不到什么。除了残破的要塞炮台外,淮军不惜本钱,把大炮全部丢下不管,还象征性的用炸药炸坏了几十门,反正一战下来需用本钱甚多,几十本大炮诱得英夷上当,这本钱还算很小了。

米歇尔也是老于战阵,从军几十年来大英帝国天下殖民地甚多,四处起火冒烟,讨不甚讨,已经算是身经百战。

这个时代,原本就是殖民体系时代最光辉的时代。再过几十年后就开始下坡,然后不可收拾。所以盛极而衰之时,英国却是人才济济,不论海军陆军外交内政,俱有不少人才。当然,一个庞大的殖民体系也会泥沙俱下,人才之外。也有蠢才。如要印度人用牛油涂抹子弹不肯通融的殖民地官员,可就算是蠢才之极。

米歇尔当然不是蠢才,不过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这个时代的英军也没有什么名将可言,便是一战二战,英军中好为大言和墨守成规的将领极多。这个帝国已经暮气沉重,如纳尔逊那样的铁血名将,只能在开创时才能涌现。一个国家的气运,往往都是如此了。

现下这位大英帝国的陆军少将观察了十分钟左右地战场形势,然后召来一位年轻的英国外交属员与几个参谋,摊下地图略作研究之后。少将便微笑道:“好的,淮军的败退。看来是确认无疑了。”

周围人纷纷附合道:“不错,从港口到州城不到十里路,已经修成笔直大路,无险可守,这一下可以直截进军,打下海州后,再等香港那边的指示罢。”

“就是如此了,我们的职责。就在海州城。而为了与这个新兴的军阀达成协议,使开放贸易顺利。就可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