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谨和杜君绰礼遇有加是有原因的。张公谨和杜君绰都是以前秦王府的人,可谓是李世民的铁杆心腹,而他们又是玄武门政变的九先锋之一,深受李世民的器重和信任。李恪知道这样的人可能不像李靖、李绩这样身居高位,位列宰相,但就凭李世民对他们的器重和信任这四个字,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权利也不会太小。而李恪知道自己现在堂上的处境,除了一个态度不明的左相萧瑀,在中枢当中没有一个可以为自己说话的人,不但如此,他的大对手长孙无忌身居尚书右仆射之职,位列副宰相之位,再加上李世民对他的信任,可谓权势滔天。因此,他想在朝堂上发展自己的势力已经很困难,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地方上,各地的军队中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张公谨和杜君绰就是李恪此次所要拉拢的对象。
李恪选择张公谨和杜君绰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张公谨和杜君绰和李孟尝三人的关系不错,而李孟尝的表现在看他来现在已经是自己的人,张公谨对自己的印象很好,通过这个中关系,他觉得将两人收入囊中的可能性很大。第二个原因就是张公谨和杜君绰都是悍将,都是可以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热血军人,不是那种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思进取的世家子弟,而李恪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有才的人,更为重要的是像张公谨和杜君绰这样的血性汉子,李恪相信凭自己能力想收服他们不难。
“末将代州都督张公谨!”“末将云州守将杜君绰!”两人同时说道,“见过大都督!”
“两位将军不用多礼!”李恪急忙上前,将两人扶起。
张公谨和杜君绰对李恪出城迎接两人颇为吃惊,同时,张公谨在看到李恪如此礼遇自己时他显得很感动。他感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李恪贵为大都督,贵为皇子而出城迎接他,而是李恪为张公谨送给他的跟随他死在漠北的三百亲卫的家眷送去的一万两千贯钱。三百人,李恪的一万两千贯钱分下去也就四十贯钱。可是,这在张公谨眼里,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李恪的一种态度,对待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士兵的家眷的一种态度。
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士兵在战场上战死是保家卫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那时候根本就没有抚恤金这么一说,而李恪给三百亲卫家属送去了钱财表现出了他的仁爱之心。同时,张公谨为了了解李恪不是为了拉拢他而作秀,通过千牛卫的人了解李恪是否给死去的五百千牛卫同样送去了钱财,而他得到的答案是李恪给千牛卫死去人的家属也送去了钱财。通过这件事情,再通过李恪自荐出使突厥,救宿州百姓于水火之间,让他的代州都督能够继续担任,再加上今天出城相迎,张公谨怎么能不感动。
而杜君绰在一路上也听张公谨跟他说了不少李恪的事情,同时杜君绰在云州见过李恪,当时通过李孟尝的口中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