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回到唐朝当皇帝> 第五百二十九章 册立皇后

第五百二十九章 册立皇后(2 / 3)

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有了钱,有了粮食,将士们才能奋力厮杀,才能浴血奋战,而李恪在这个时候送这些东西,其意自然很清楚。可现在的备战期间,李恪送辎重钱粮,谁都不敢说他的不是,只能对他的义举赞誉有加,这反而提高了他在军中的形象。

所以,到达长安的柴哲威和李宗、李愔三人户部交割完钱粮后便各自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李恪在太原就密切注意着柴哲威等三人去长安之后的情况,柴哲威等在长安是也在随时跟他汇报情况,以便李恪能够遥控局势。就这样,李恪费心费力的静等了一个月多,长安终于传来了让他喜悦的情报,那就是李世民开始公开在大殿上表达了朝门可以开始议杨妃被册立皇后的问题。

而李恪在接到这个情报的时候,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狄知逊。

狄知逊在思量了很久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布置,第一就是由李言为首的关陇士族上书,支持册立杨妃为皇后;第二,则是命令身在长安的御史马周,开始弹劾山东士族在这次册封皇后商议中的僭越罪名;第三,便是联合李恪在地方的势力,开始向长安传达地方的支持意见。其中,第二点最为关键,是否能够打击山东士族在这次册立皇后廷议中的嚣张气焰,就看他马周的弹劾御史台是否给力。至于弹劾的内容很多,但狄知逊主要选择了三点,最为重要的就是在这次册立皇后廷议中山东士族的僭越行为,从而指出这其中肯定有人据居心叵测,想肆意的扰乱朝纲。这个罪名说大不小,说小不小,但恰好是这次针对山东士族最为有力的武器。

因为,册立皇后这样大的国事,自当的朝臣上书,看皇帝的态度,是否要进行商议,经过皇帝应容,大家才能开始商议和讨论。而大唐比较开放,皇家的家事便是国事,既然有人已经上书皇帝建立立后,大臣便可以讨论,阐述自己的问题。但是,山东士族毕竟不是朝臣,他们只是士族大家,他们不能妄议朝政,特别的是皇帝还没有下达讨论的命令之前。而这次册立皇后,山东士族却在李世民下令朝议前就高调介入,这就给了马周弹劾的借口,说山东士族以布衣之身干政,以士族大家的身份藐视朝堂,想将朝堂成为士族大家的朝堂。

马周的言辞很犀利,这样的罪名即便是山东士族也不敢承担,他们只能反驳马周,但又没有充分的理由,便只能在跟江南文士集团的争辩中败退,使得册立杨妃为皇后的势力大曾,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而这个时候李言的上书和地方官员以及军方将领的态度则是井上添花,给杨妃被册立皇后加重了砝码。

李世民的本意是先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让朝臣们议论和争吵,想看看各方势力的反应和态度,再从中分析出这是阴谋还是真实的上书,再做决定。因为,他清楚李泰和李承乾的性格,两人对杨妃不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