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喜笑道:“我儿今日回来,为娘给你炖上一锅鲜汤,待会便让你与乔家客人一同品尝。”
当夜太史慈便将自己的苦恼说了出来,在他心中,母亲一直扮演养智者的角色,这次也不例外,母子在家中交谈许久,直至深夜才先后睡下。
没人清楚二人究竟说了些什么,只是第二日天亮后,太史慈便向孔融递占了辞呈。
离开北海,麾下兵卒自然不能带走,太史慈只能与帐下兵士军营惜别,带上母亲与乔家众人,领着身后甄尧的百人亲卫队,又踏上北进之路。望着太史慈离开,孔融脸上也闪过莫名神色,他这个太守不会做很久,或许有那一天,两人依旧要同殿为臣。
太史慈的动向甄尧并非时时关注,而此刻他正在学府中静静的看学府子弟的秋末考核。谋策院的学生首先进行的是书面默写考试,这一场考试倒难不住众人,兵书上的谋略计策他们可是背的滚瓜烂熟。
当然背得熟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甚至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第二试便要众学子自己破题。出题者自然是谋策院院长胡昭,胡昭虽是院长,但却没有任何倾向自己学生的举动,将自己给出的题目一说出,别说众多学子,就连甄尧也不得不皱眉思索。
胡昭给出的题是一个残局,有三方战斗至数月,各自实力损耗与剩余也同样标出。而学生想要通过考试,必须想出计策,让三方中的某一方达到胡昭定下的胜利标准。
这难度可不简单,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题,大多学生能做的就是在脑中回忆,自己所学谋略、战倒是否有与其相近的。若能找到相近战例,那就可以顺利过二试了。可是很显然,饱读各家谋略的胡昭不可能会布下与战例相近的考题,所以半柱香过去,也没人敢开口试答。
“孔明啊,这种考试,怎么会在秋末考试上出现?”见下方士子无不苦思冥想,甄尧拉着胡昭声问道:“便是学府毕业考核,也不比此题难了,你这可是为难他们啊!”
“甄兄,为谋者,当善机变。”胡昭却摇头道:“今日出此题,便是要给他们敲敲紧钟,至于是否有人破题,并无关系。”
甄尧无奈摇头,看向下方众学子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哀悼,这些家伙这一次秋末考核肯定都不能及格了,接下来这一个冬天,估计都不会好过。
正如两人所想,直到一炷香烧完,也没人能够破题,有几个硬着头皮开口的也被胡昭问的哑口无言。谋策院的学生秋末考核在第二试就全军覆没的消息不禁而走,这让第二天就要跟着考试的军统院学生l个个紧张兮兮。
“沙盘,你们都已经见过了,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两两一组站至一个沙盘两侧。”第二日甄尧依旧来到学府,他可是军统院的院长,考题自然由他出。看着眼前六十四名学生,甄尧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