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饮尽,靠在床头喘着气道:“几更了?”
“五更了。时辰还早,小姐再睡会?”
青莞摇摇头,道:“去把烛火点着,我看会医书。”
月娘知道小姐心中有事,不敢多劝,点着了烛火,自己拿了针线框坐在床后头。
主仆俩一人看书,一人做针线,静的没有一点声音。
……
入了三月,天气渐渐变暖。
宫里传出消息,皇帝对镇国公府的打群架一事,很是不满,把寿王和殷世子叫进了御书房,大骂了一通,然后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罚银子千两,抄论语千遍。
据可靠消息说,寿王和殷世子出了御书房的门没过多久,就对骂起来了。
一个说寿王挺而不举,男女通吃。
一个说殷贱人就会屁颠屁颠跟在八小姐后面,问姐姐要奶喝。
骂得很难听,简直不堪入耳,连宫里的最恶毒的宫女,也想不出这种骂法。
按理一个小小的世子,绝不敢与王爷叫板,奈何人家背后有个正得宠的贵妃娘娘。再者说,殷世子除了对寿王无理外,别的时候可都是彬彬有礼的。
倒是那寿王,吊尔郎当不说,满身的毛病,除了府里十八个侧妃外,身边还有个俊得不像样的侍卫,并且把万花楼当作了府邸。
孰是孰非,明眼人一目了然。因此,世人统统站在了殷世子这头,背后只道寿王仗势欺人。
这不,听说这一场骂,以寿王把殷世子踢进了臭水沟,才算画上句号。
……
随即,镇国公府又传出消息,世子爷秦玉昌在长子满月酒后,又纳了两房绝色的姨娘。
世子妃董氏因月子没做好,身子有些发虚的原因,交出了府中的管事大权,由夫人陈氏。
据说新姨娘给董氏敬茶的时候,董氏手抖,滚烫的茶水洒了姨娘一头一脸。世人都说,董氏的病,病得不轻啊。
消息传到青莞耳朵里,青莞心中冷笑。
看来后花园的血案,必是董氏的手笔。秦玉昌不能休妻,只能用纳姨娘来宣告不满。
这内宅中的争争斗斗,也如朝堂一般,刀光剑影,让人看了心惊胆寒。
……
两个庶女禁足十天,府里一下子清静不少。
郡主跟前原本有四个女儿学规矩,这下只剩两个,其中一个还是她的爱女,她也就懒得再装门面,直接让人回房里读书,绣花。
这日青莞刚从寿安常请安回来,却见父亲第三房姨娘张氏已坐在了厅堂里。这还是入京以来,张氏头一回上门。
青莞心中正惊讶她如何会来,张氏已从怀里递出两个绣帕,笑道:“无事时,给六小姐绣的,针脚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