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食王传> 第六三二章 质押

第六三二章 质押(1 / 8)

而徐国绪的举动

也给王况提了个醒

自己无论做什么

到目前为止

受益人大多都是肢体健全的人

对于那些身有残缺的人

自己的关注度还是不够的

尤其是那些在战场上下来的老兵

缺胳膊少腿

甚至双目失明的

他们的生活境地尤其的艰难

老兵的身残体缺不是他们本意

他们也是为朝廷

为社稷而失去了本该是属于他们的健康生活

虽然说如今朝廷对这些伤兵的补偿抚恤不低

但那充其量只是暂时的物质丰厚

等到过个十年二十年

谁也无法保证

现在看来丰厚的抚恤到那时候会不会连几斤肉也买不起

通货膨胀任何时代都存在

最为严重的阶段

王况可是亲身经历了的

工资从两三百元的时代一下跨越到了几千元的时代

看起来收入是高了十几倍

但实际上呢

物价也是上涨了十几倍甚至更多

以前一斤肉不过一元出头的钱就能买到

后来一斤肉要十几元

事实上

作为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资柴米右盐酱醋茶

衣食住行等这些必不可少的实物或者服务

都是一直在涨

而那些不涨反跌的

大多不是必须品

有你我能过

没你我也过得很好的

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否

必定是以受益人的覆盖面和多寡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的

凭心而论

王况以前所做的

已经是前无古人的达到了最大范围的受益人

这才这个时代的人来看

已经是难能可贵

甚至可以将王况归到圣人一类里去也不为过

但在王况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后的平等思想的人看来

如果不能尽量多的考虑到最弱势的群体

那么这个制度就必定是有缺陷的

是不公平的

徐国绪先前的一番话

明显是准备将制作肉松的技艺传授给那些他收养的孤儿

只要其中有那么几个会做

那么以后这些孤儿就不会因为他一去就是几年而失去了生活的保障

而他对自己制作肉绒的心得要藏着掖着

恐怕也是基于这一个心理

只要自己将心得传了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