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虚妄,所以才能如此决绝,将自己切换到无情之道,等到出关之时,如果能够回返有情,那此人的心性,就实在是天下一等了!
要知道,静梵七关之中的幻像,可是非比寻常。
这不是说简简单单地幻影,海市蜃楼之类,在关外之人,感觉不到,但在静梵七关之中的人,却好像是经历另一个人生。
说是幻相,倒不如说是另一种真实。
在静梵七关之中的人,极难分辨到底是真是幻。
有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通过静梵七关失败,已经在关外,一切种种,都与真实无异;有的时候,也会觉得已经顺利通过七关,甚至得到历代高僧大德的认可,这种感觉,也是丝毫不差。
唯一的差别,只看在关中,到底是喜还是悲而已。
这种情况多了,还能够分辨这是幻相的,要么就是有一颗铁石之心,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相信一切都是幻相;要么,就是有一双慧眼,能够分辨真假。
后者,实在是难以做到,只有佛法修为极为深湛,才能有这样的智慧。
而前者,会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当他真正离开静梵七关之后,还能不能保持自己的心性,确定自己真的已经出关?
在大昭寺的历史上,这种人也非常多。
他们顺利地通过了静梵七关的幻相,走到了四梵禅院,但对真实,却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终其一生,他们可能都在挣扎之中,如今的人生,到底是真还是幻?
这种人,在大昭寺的高僧之中,就称之为“看不破生关之人”,纵然能够突破静梵七关,也无法领悟佛法,终究会自己所遗弃。
楚狂人心性坚定,出入关时,苦行头陀也以为他会坠入生关之中,结果他只是恍惚一瞬,便恢复平常。
无情之道,已至巅峰,是真是幻,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直到此时,苦行头陀才正视这个对手,所以他把所有弟子全都遣出,不让他们到四梵禅院打扰,潜心闭关,准备决战。
没想到,才来了一个心性至高之人,接下来,又来了一个。
只不过,此人并非修无情之道的武学,而是有情之道,有无之间的变化,更是了得,只不知他出了这静梵七关之后,将会怎样。
楚狂人耸了耸肩,闷哼一声,并未说话。
苦行头陀看了他一眼,笑道:“施主莫非是因为他的速度比你快,所以才会有所不满?”
楚狂人摇了摇头,脸上倒有一丝笑意。
“不是?”
苦行头陀怔了一怔,忽然之间恍然大悟!
是了!
原来如此!
怪不得这个年轻人,竟然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