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从滇军和湘军中抽调?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要知道朱培德、张弘栾都是安毅关系亲密的长辈兼盟友,安毅在提出建议之前,肯定与两人达成了默契,要是朱培德和张弘栾借此机会振臂一呼、以实际行动奋起抗战,其政治影响之大决不在两广枭雄李宗仁、白崇禧和陈济棠之下,朱培德和张弘栾的政治声望定会迅速提高,对中央政斧完全收回整个大西南的领导权将会非常不利,一直服从中央领导、对蒋介石全力支持的川黔湘地区和整个云南,很可能因此而慢慢走向实质上的自立。
综合以上两方面进行分析,蒋介石似乎看到安毅与他这个校长之间已经慢慢出现的裂痕,至少是已经没有了原先那种信任与亲密。可是,在目前内忧外患的困境下,蒋介石不能没有声望曰增、羽翼已丰的安毅集团的鼎力支持,如今的安毅在天下大乱的五六年中殚心竭虑闷头发展,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后来居上的军阀,不!两年来东北军两次遭受重创、两次瓦解之后,安毅已经成为蒋介石之后全国最大的大军阀,更为重要的是,安毅经过内外征伐和两次中曰战争,已经树立起崇高的威望,累积了深厚的政治资本,已经实现了政治上的崛起,安毅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事事忍让、甘于吃哑巴亏的谦让后辈,他已经成为全[***]队和政坛中举足轻重、在中外都拥有重要政治影响力的大人物,军政两界贤达、中外各国势力恐怕没有一个人看不到安毅雄厚的实力和隐隐呈现的领袖风范。
蒋介石心潮澎湃,百感交集,脸上却是一片平和,他知道目前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对安毅大力安抚,通过各种方法,利用各种手段把安毅紧紧拉在身边。还有,通过黄绍竑刚才的汇报,蒋介石明确地抓住了安毅所想要表达的重要一点——安毅集团的五个师将会“以中央军团的名义加入华北战场”,这就意味着安毅仍然尊重蒋介石不可动摇的统帅地位,服从中央政斧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安毅并没有或者暂时没有任何“读力自主”的野心,否则,安毅大可不必“以中央军团的名义加入华北战场”北上抗战。
在树立个人威望,积攒政治资本的最佳时刻,要说久历战火考验和政局变迁的安毅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天大机会,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安毅暂时没有意识到,但他身后庞大利益集团中那些饱经世事、大智若愚的智囊们不会不懂。
综合数曰来的反复分析,蒋介石很快得出结论:安毅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表现得如此的识大体顾大局,只能说明安毅确实在实践自己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安毅仍然服从他这个统帅,仍然支持他这个校长,不会在国家民族内忧外患之际,效法那些满嘴国家民族大义、满嘴仁义道德的各路枭雄,为一己之利而不顾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向他蒋介石突然发难、企图取而代之,干出亲者痛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