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需要钢铁,没有钢铁工业做铺垫,其他都发展不起来,所以从一开始,川南的发展就围绕着钢铁工业展开的。
叙府、泸州两地物产富饶,不过长期以来煤、铁矿的开采量都比较小,现在虽然加大了开采力度,也大力引进了江浙一带的资本进行开发,但由于矿石掩埋过深、开采技术落后等诸多原因,无法从根本上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安毅从一开始,就着眼整个西南地区布局,除了向刘文辉下辖的川西南部川滇交界处,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的会理、德昌部分地区派出勘探队考察矿藏资源外,还在整个西南地区开发煤、铁矿资源。
位于渝城南部的綦江铁矿是一个具有千多年开采史的老矿山,最早开采于宋代,两年前,东溪一家冶炼厂开办了谦虞铁矿公司,向盘踞渝城的刘湘承租开采。随着安毅入主川南地区大量开办钢铁企业后,需要的铁矿石越来越多,綦江铁矿的开采力度也随之加大,利润非常可观。刘湘见有利可图,收回了铁矿的开采权,自己组建公司进行开发。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小鱼沱为中心,包括大罗、土台、平硐、麻柳滩、白石等五个矿区的大型铁矿开采企业,年产铁矿石二十万吨,全部供川南地区的钢铁企业消化。
贵州的盘县、水城、六枝三地一直便有着开采煤、铁矿的历史,但由于道路崎岖不平,并且该地匪患盛行,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开发。石珍占据黔西和黔北后,安毅便向这一地区派出了地质勘查队,历经半年的考察,终于确定该地的煤田可靠储量五百多亿吨,垂深五百米以内可靠储量高达一百亿吨以上,并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非常利于开发,安毅略一考虑,便确定此地很可能就是后世有着“煤都”之称的六盘水市,当即便决定把这里作为自己将来的煤炭基地进行开发,正式组建大型开采企业,并让石珍派兵进驻各个矿场,斥资修整和拓宽道路,到三一年进驻川南后,更是专门派出两个师的工程兵,逢山开洞遇水搭桥,专门开出一条从六盘水到叙府的高标准公路,后来随着九一八事变和长江、淮河流域洪灾,大量难民涌入川南,带来源源不断地劳动力,其中一部分便被组织起来派往修路,到去年年底,这条公路终于修通,为川南的工业发展送来了急需的焦煤和铁矿石。
正是有了六盘水地区的煤,提前修建的叙府和泸州两地的十座大型火电站有了用武之地,源源不断地为钢铁和其他工业企业提供电力支持,加上叙府和泸州两地修建的五座中小型水电站先后投入使用,整个川南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许多。
本来按照华人财团在澳大利亚和南美纷纷趁着经济危机大肆圈定地盘开采矿山的手笔,直接购买铁矿石运输到川南要比自己开采经济实惠,但考虑到未来中曰大战很可能丢失出海口,因此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铁矿石供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