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铁骨> 第九四一章 剑拔弩张(一)

第九四一章 剑拔弩张(一)(2 / 4)

二兵工厂、重型机械厂都设在宁洱。宁洱到元江只有一百三十公里,元江到原材料生产基地个旧的一百五十公里道路,本来就是云南省的省道,唐继尧主政云南期间,多次进行扩建,大大小小近百座桥梁几乎都是法国工程师设计建造的,省却了安家军很多麻烦,加上宁洱至思茅的六米宽优质道路已经落成,宁洱至元江段的一百五十公里只需在原有道路上改建扩建即可。

有了建设老南昌、湘西基地和川南的丰富经验,再建一个滇南速度会快很多,不出两年,滇南肯定会大变样。

用完早餐,安毅、顾长风、沈凤道、展到等人与公署官员们乘坐六辆军用吉普车,在四辆运兵车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开往孟连县城。

安毅的车上,坐着朱老先生和他的宝贝女儿朱蕴,侍卫长林耀东亲自开车,沈凤道一言不发,坐在副驾驶位上。

朱蕴隔着坐在中间的父亲,一路上不断向安毅介绍沿途风光及风土民情,听得安毅兴致盎然,心情舒畅,情不自禁地赞扬起来:“你不去当导游实在可惜了!“朱蕴想了想,有些不解地问道:“什么叫导游啊?”

安毅愣了一下:“导游嘛……就是引导游览的意思,在国外大城市和风景名胜区,有一些博学多才、口齿伶俐的人专门从事引导游览的职业,简称导游。今后啊,说不定咱们滇南也会出现这种职业,收入可是很高的,不过也很累人,不但要熟悉本地道路,风土民情,还需要拥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懂得地名、景物、山川河流的历史渊源,甚至某些史志上没有记载的名人掌故和古今轶事也需要了解,做好了很不简单,估计能到中学当历史老师了。”

朱蕴微微点头,细细琢磨,朱老爷子抚掌赞叹:“这个新词好,简明扼要,一说就明白,导游比向导要多了一层文化气息,多了几许风雅与内涵,做好确实不容易啊!”

安毅心想何止不容易?要是长得歪瓜劣枣的,再有文化也没几个愿意跟着,更别提小费和抽头了。不过想归想,安毅可不敢说出来,也没必要说出来,三言两语就扯到孟连县城西门外的那座大明朝时期建立的宣抚司署衙门。

在朱老先生的介绍下,安毅了解到孟连宣抚司署是整个云南唯一由汉、傣两族建筑合壁的建筑群,占地二十余亩,有正厅、议事厅、后厅、厢房、门堂等其他附属建筑,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是傣族土司刀氏的衙署。从明朝到民国初期五百多年间,共有二十八代世袭土司在此行使统治权,衙门外有两米多高的围墙,四周有四道侧门。主体建筑议事厅是座三重檐歇山顶干栏式房屋。整组建筑群系木结构,其斗拱、飞檐等构件是汉族建筑形式,其干栏式楼房、厅堂又是傣族建筑的风格。但让人遗憾的是,衙门主体建筑虽然保存完好,但是由于频繁的改朝换代,年久失修,加上十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