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至最后一个人,我们也不会给曰本人好受。”
“委座,鲍格莫洛夫大使造访。”蒋介石正要返回作战室,继续跟踪华北战事,商讨对策,陈布雷匆匆入内。
蒋介石原本心情沉重,闻言一喜:“快快有请。”
由于曰本的急速侵略扩张,以及苏联远东地区出现巨大变故后的此消彼长,让苏联政斧特别是斯大林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对于布柳赫尔等将领的背叛,斯大林在加大苏维埃肃反力度、巩固其统治的同时,有心对带坏风气的远东军区予以坚决打击,但是却顾忌曰本会不会趁着苏维埃中央和远东的叛徒在贝加尔湖沿线激战的机会,突然入侵防御空虚的远东,进而把目光投向西伯利亚甚至是高加索地区,投鼠忌器。
于是,斯大林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贫穷落后的中国就算武装起来,也不会对苏联构成实质姓的威胁,如果中国能够牵制曰军的主力,使得曰本的国力在与中国的战争中消耗殆尽,无暇顾忌北面,那苏联的国防安全不仅高枕无忧,讨伐叛逆的行动也会更加顺利。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苏两国各取所需,突然变得亲密起来。
在七月下旬的洽谈中,苏联政斧外交部长李维诺夫表示: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应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支持处于同等的程度,在这方面,苏联既不应走在西方国家前面,也不要落后太远。为了贷款给中国政斧以购买苏联的军事装备,苏联愿意与中国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以战争贷款的方式提供军事装备,贷款利率优惠,但必须以不发动内战为担保。
蒋介石复电称国共合作已成事实,红军即将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共同对曰作战,请予宽虑。
随着华北战局急转直下,蒋介石派遣暂代安毅出任参谋次长的杨杰和国民党中执委员张冲,以“苏联实业考察团”的名义,乘坐an5大型客机,经西安、乌鲁木齐以及苏联的中亚地区前往莫斯科接洽军援事宜,中国政斧提出的要求是苏联方面先提供350架飞机、200辆坦克和236门大炮的援助。
鲍格莫洛夫快步入内,见到蒋介石后亲切握手。
宾主在沙发上落座,鲍格莫洛夫高兴地说:“委员长,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不知道你是否感兴趣?”
“哦?大使先生请明言,介石愿听其详!”蒋介石伸出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鲍格莫洛夫没有卖关子,坦率地说:“苏维埃中央在和贵国外交代表会谈后答应,将援华物资数量增加一倍,从下个月开始,便会调运首批战机来华,同时我们还将派出飞行教官、仪器教官、维修技师和工程师等,培训中方人员掌握并保障军事装备的运行。为了表示共同抵抗曰本侵略的诚意,我们还将派出飞行员和作战飞机,共同参与对曰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