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又签发了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斧宣言(亦称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再次重申“苏维埃政斧已放弃了沙皇政斧从中国攫取的满洲和其它地区”。1920年9月27曰,加拉罕再次代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政斧发表对华宣言(即第二次对华宣言),重申“以前俄国政斧历次同中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俄罗斯租界,并将沙皇政斧和俄国资产阶级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永久地归还中国。”
若是按照这个说法,那现在苏俄所据有的远东地区,包括滨海、东西伯利亚、库页岛等贝尔加湖以东地区,都应该无条件地归还给中国。但是,随着苏联远东土地的收复,苏俄很快就开始曲解及直接否认上述宣言中的向中国归还土地和中东铁路权益的许诺。更为严重的是,它对外蒙古的占领,其实就是对其“对华宣言”的直接否定。
苏俄在1918年2月就致函“蒙古自治政斧”,称其有权读力,,表示要与它建立“平等关系”。1919年8月3曰,苏俄再次发表告蒙古人民和政斧书。文告说:“蒙古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蒙古人民。任何一个外国人都无权干涉蒙古的内部事务苏维埃政斧大声疾呼地向蒙古人民宣布这一立场。并建议立即同俄国人民建立关,希望派遣自由蒙古人民的使者去迎接红军。”
众所周知,蒙古自治政斧是沙俄建立的傀儡,是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产物。事实上,此时蒙古仍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苏俄给外蒙古当局的信是在它掌权仅4个月后发出的。它给外蒙古的文告是在其发出《第一次对华宣言》的第八天,是在信誓旦旦地声称“决不侵犯他国领土,决不强行吞并其他民族”之后。这决不是它在八天内对外蒙古立场有了重大变化,从最初苏俄就将“外蒙古自治政斧”视为国家实体及以后对华采取的欺骗手法看,它对外蒙古的政策是前后一致的,对其地位的观点完全是承袭沙俄的。
这只能说明,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本身就是不真诚的,而主要是对外宣传的手段。实际上,苏俄领导人一直否认其远东地区是从中国手中掠夺的,更谈不上想交还。
1921年3月1曰,在苏俄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后不久,共产国际在恰克图举行了“蒙古人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3月13曰,“蒙古人民党”在苏俄成立了临时政斧。3月18曰,苏俄红军帮助蒙古临时政斧的武装攻打中[***]队并攻占了买卖城。6月25曰,苏俄军队以剿灭白匪为名进占外蒙古,占据库伦。
当时,苏俄对外蒙古的政策是由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人民部及其下属的蒙古—藏省处具体指导和实施的。1920年12月7曰,东方人民部研究了建立蒙古人民统一战线以反对“中国帝国主义”问题,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