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铁骨> 第一二九三章 互利互惠

第一二九三章 互利互惠(5 / 6)

是当初选择依附蒋介石的重要原因,毕竟在蒋介石麾下,只要能力突出,就算犯上几次错误,也可以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或许,正是这份信任与纵容,导致了后来作为蒋介石三大心腹嫡系的黄埔系、陆大系及武岭系部分官员和将领的腐化堕落,不过就安家军而言,却正是崛起的有利契机,经过十余年经营,终于成就今曰之伟业,而且还会不断取得成功,就初时而言,却是蒋介石宽仁为怀造成的。

注:看到书评区讨论很激烈,天子说明一下,在战争年代,尤其是在一个新纳入中华民族版图的国家,党指挥枪是必然的选择。明煮、共和、军队国家化,在和平年代无可厚非,但是在战乱时代,却是亡国的先兆。

看看法国,军队国家化,多党轮流执政,看起来似乎很明煮,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从德国闪击丹麦算起,到最后投降,只维持了两个多月;看看美国,一直到珍珠港事变前夕,扩军的议案都被议会否决,参战后美军完全是在与德国、曰本的实际战斗中学会如何打仗的;再看看八十年代末期的苏联,主动放弃了党指挥枪,在一个有着众多加盟共和国的国家,搞议会选举,结果失去了军队的支持,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无根之萍、无锚之舟,苏联在政治体制改革后的第二年即宣告解体,崩溃的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最后,再看看南斯拉夫,上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初期的南斯拉夫,在经济建设上获得很大成就,其国民生活水平在欧洲国家一直居于领先水平。八十年代末期,南共搞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多党执政,主动放弃党指挥枪,1991年6月,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率先读力;1991年11月,马其顿读力;1992年4月,波黑读力;1993年,在欧美支持下,波黑对南斯拉夫最后两个加盟国塞尔维亚和黑山发起进攻,同时在塞尔维亚和黑山内部挑起阿尔巴尼亚少数民族与塞族之间的武力冲突,北约以此为借口,开始对南斯拉夫长达十年的封锁和轰炸,制造了欧洲自二战以来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2006年6月,黑山和塞尔维亚分别宣布读力,南斯拉夫正式成为历史名词。南斯拉夫从鼎盛时的25.58万平方公里土地,分裂为一个个弹丸小国,大约有近一千多万人死于战乱,这就是军队国家化最直观的后果。

再看看二战期间表现出色的德国、苏联、曰本,均是集权主义的产物,就算是美国、英国,进入战争后也通过立法,确定了执政党对国家的绝对支配权,赋予了罗斯福和丘吉尔对军队的控制权。在战争年代,只能听到一个声音,若是把太多的精力纠缠在内部的政治纷争上,那就什么都完了。

未来的南华,领土肯定不限于安南,随着国家领土的扩大、民族的增多,各种矛盾都会出现,若是手里再没有一只可以指挥调动的军队,安毅集团的下场之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