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狼似虎的曰本人,就算是我也会有手足无措之感!”
柳申科夫强颜一笑:“不仅是曰本人,被苏俄扶持的疆省军阀盛世才,也被克里姆林宫要求率领十万疆省军队进入哈萨克斯坦与我们作战,现在的远东已经是一条风雨飘摇的大船,随时都有可能沉没,你说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心情如何能好得起来?”
安毅心情也极为沉重,若是远东共和国就此消亡,那么刚刚收复的蒙古及只存在于纸面上的中亚,将独自承受苏联和曰本两方面的压力,能否能坚持住,将会成为一个未知数。
估计是看出了安毅的疑虑,柳申科夫介绍了远东军队和政斧采取的对策:
“由于去年年底曰军已经打通了朝鲜与满洲、滨海地区的交通,一旦战起,曰本军队即可以方便地突破张鼓峰地区我军的防守,长驱直入,杀向海参崴,为其海军登陆创造条件,因此,滨海地区的失陷,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由于兵力有限,在莫斯科与曰本方面,我们只能选择一个防守重点。
“要是我们选择放弃西伯利亚,那么曰本人将被堵在滨海地区,不能前进,代价就是西伯利亚尽被莫斯科占领,蒙古也将直面苏联红军的威胁;若是我们放弃远东,那么莫斯科方面则会被堵在乌拉尔山区,也不能前进,后果就是曰军长驱直入,从远东一路杀向西伯利亚,最后与莫斯科方面一起,把我军合围于乌拉尔山地区,但代价就是西伯利亚将落入曰本人之手。”
安毅连连点头,依照远东一千三百万人口(西伯利亚除外),出现这样的局面一点儿也不奇怪,毕竟西伯利亚和远东太广袤了,两处布防的结果,将会是两处都被攻破,崩溃的速度甚至比侧重防守更快。
“在我们高层的内部会议上,两种方案支持的人都有很多,最后还是支持坚守乌拉尔山一线的同志获得了胜利,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迎着柳申科夫的目光,安毅略一沉吟,心中已有答案,坦然回答:“应该是为了远东那一千多万民众的安危吧?如果说曰本是一头狼,那么莫斯科方面就是一头狮子,担负救人重任的蒙古面对狼还有一搏之力,但对付狮子就无能为力了!况且,相对于莫斯科方面杀气腾腾斩草不留根的宣言,由曰本人占据远东和西伯利亚情形更为有利。若是在此之前,我们拿下西亚,中间转圜的余地更大可是老师,为什么你们不考虑退到哈萨克斯坦,在那里东山再起呢?”
柳申科夫苦涩地说:“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人?不过,若是我们不死,斯大林不会放弃对远东共和国的进攻和幸存的人的追杀,我们和亲人将一生一世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与其那样,还不如就留在乌拉尔地区拼个鱼死网破,一了百了。牺牲我们这些必死的人,挽回绝大多数人的生命,我们认为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