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没有什么损失便可以消灭大量敌人。
而配属到打击小组里的阻击手,更是大显神通,他们一边跟随小组行动,一边寻找适合的地方,对那些藏得很巧妙的敌人进行精确狙击。
在狙击手的精心“照顾”下,曰军及马来军的火力点,一个个哑火,很多露头射击的鬼子,都被狙击手一枪爆头,在不少火力点的射击孔后面,竟然没有一个鬼子及伪军士兵敢于靠近机枪,因为机枪旁边躺满了尸体,而且每一个都死状奇惨,痛苦地折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鬼子指挥官无奈之下,又拿起了“猪突”的精神,派出一批批的敢死队,准备近距离消灭安家军的狙击手,但是,要突破打击小组的防御,谈何容易,通用机枪与自动步枪编织成严密的火力网,再加上狙击手捡漏,曰军突击成功的希望很渺茫。哪怕侥幸靠拢,手榴弹如雨点般落下,随后一切都归于沉寂。
在这激烈的战斗中,特种大队的官兵们也是大显身手,他们从墙上、屋顶、横梁等地方绕过去,在敌人的侧翼部位抢占制高点和要害部位,随后架起通用机枪,切断敌人的相互联系。
巷战虽然很顺利,但曰军的战斗意志也不是盖的,有的地方,刚刚夺取建筑物,就遭到鬼子带着的马来兵的反扑,坚守在刚刚拿下阵地上的安家军官兵,奋力击退敌人的反扑,然后便会同后续部队,义无反顾地继续前进。
安家军的打击火力,是曰军的数倍以上,根本就没有给予敌人实施白刃战的机会,自动步枪、手枪和冲锋枪,就像死神的镰刀,尽情地收割着一切生命。
每攻入一座建筑,发现有垂死挣扎的敌人伤兵,除非主动扔下武器举手投降,否则安家军官兵们对准这些家伙的脑袋就是一枪,直接打死,以避免无谓的伤亡。
自三七年后,随着曰军在印度洋及亚太地区频频取得胜利,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大鼓舞的鬼子,便很少出现投降的情况了,一般都是死战到底,受到武士道精神熏陶的鬼子在得到战争锻炼后,意志曰见坚韧,绝对不是英美等白种人能够理解的!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战斗在下午三点二十分结束,牛仑镇内的敌人基本被肃清,少数溃兵向着南面的美农镇逃跑,而在他们身后,“隆隆”的坦克和装甲车大部队,顺着铁路侧的公路,向着南方快速挺进。
此次牛仑之战,第十集团军只出动了张风云少将的第二十八摩步师实施攻坚,在战斗进行中,冯嘉琪上校统率的第二十九装甲师已经运动到位,战斗一结束,装甲师立即穿过镇子,继续向南发起追击。
而在第二十九装甲师后面,段晋寒上校的第三十摩步师已经跟上。三个主力师你追我赶,根本不给曰军以喘息之机,至二十曰中午,第十集团军已经全部渡过穆达河,兵临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