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州,但是枭雄毕竟是枭雄,认清楚形势之后,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宇文峰手上骑兵不够,所以也只有眼睁睁看着一切的发生。是役,北疆剩余的两个军镇被攻破,惨遭胡人的蹂躏。战后,宇文峰身怀密旨,对两个军镇进行了清洗。两个军镇的大帅比琼州军镇的大帅要好些,至少他们是被护送进了帝都,而不是死在了路上。接着两个军镇开始被饿狼军接管,这个节骨眼上,关都却是被召回。宇文峰则是被安上了一个北疆统帅的名头,至此大秦的北疆防线全部落入了宇文峰手中,饿狼军进行了快速的扩充。其中,充当主力的则是从草原上救回来的秦民,几乎符合条件的男丁都应征入伍。剩下的便是金州子弟,几乎形成了整个金州城的男丁都加入了饿狼军。对此,孔耿也没有办法,只能抽调其他的地方的百姓过来进行耕种。饿狼军迅速的壮大,宇文峰也是蒙头开始大练兵。期间,饿狼军不断小股北进,猎杀胡人的部落。
第四年,杨瑞突然将大皇子的儿子,也就是他的皇孙,杨立被立为太子。这个举动可以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杨立才十三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宇文峰便暗叫道不好。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改变了宇文峰的看法。虽然杨立只有十三岁,但是却是异常的沉稳和老练。杨瑞精力不支,杨立协助处理政事,却是一点错也没有,并且得到了重臣们一致赞誉。宇文峰很快放心下来,专心北疆的事情。但是年末,杨瑞却是西去。同时,帝都发生了叛乱,三皇子、大皇子、教匪的余孽、不甘寂寞的大臣们,嫌弃了一场通天的叛乱。将杨立软禁在宫中,三皇子、大皇子联合摄政。大皇子虽然被监禁,但是却利用杨立的恻隐之心,不断的联系昔日的暗旗子。也就是这个时候,三皇子找到了他,两人一拍即合。因为动乱从宫中发生,外面的朝臣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便已经变天。一封封圣旨不断从宫中流出,驻军被严令不准出营地。禁卫军和御林军被撕裂成几派,毕竟杨立被立为太子的时间尚短,并没有足够的威信获得所有的禁卫军和御林军的效忠。禁卫军和御林军的确是皇室的最忠诚的走狗,当然这是皇帝在的时候。现在杨瑞西去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担心新皇登基会提拔心腹,将他们敢下去。荣华富贵谁不想要,正是在这种心理下,大皇子和三皇子串通旧部和教匪的余孽轻松了控制了杨立。外面的驻军就更别说了,那圣旨上可是盖着玉玺,谁也不敢乱动。接着一封圣旨则是火速发往北疆,让宇文峰火速回京。旨意上不外乎是托孤质疑,这也是合乎情理,杨瑞的身体越来越不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三皇子和大皇子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让宇文峰还不知道杨瑞的西去的消息,然后除掉了宇文峰。但是人算不入天算,杨立的伴当,怀揣杨立的血书,溜出了帝都,然后比圣旨早一步来到了北疆,见到了宇文峰。宇文峰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