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玩明> 第201章 文化扩张(十五)

第201章 文化扩张(十五)(1 / 6)

万磊真的喜欢埋首故纸堆吗?非也!他这么说,无非是个托词,让刘老迂有一种受重用的假想,才会任劳任怨地给他编书。这不,刘璟刚走马上任,万磊给给他派了两个助手,并给他派了一个任务,尽快从古诗中精挑出一千首,编成《千家诗》。

在编书的同时,万磊还抽了一些重yào

的诗文,让刘璟帮忙写赏析,最后加印到《民富期刊》,与农工科等小识并列,毕竟民要富的不只是物质,还有精神,这也是在向小百姓普及文化。

而万磊也是别有用心,他专门挑些反应民生艰难和统治者残暴的诗文,目的是挑起小百姓反抗暴政的精神。另外,他还偷偷地使了个花招,在这些诗文赏析上列上刘璟的大名,这样一来,不管刘老迂自己承认还是不承认,他都是顺天府的“御用”文人,是顺天府的喉舌。

五月初一,《民富期刊》第一期成功发行,一本几十页的小册子,被做着折子状,方便携带,也方便四处张贴。封面的《民富期刊》四字由铁铉所亲笔,而里面一排排细小而秀丽的宋体字,看起来赏心悦目。再加上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其刊物一出,就受到了顺天府百姓的热烈欢迎,几乎是每户人家买一本。/>

期刊发行的对象不只是顺天府的百姓,还包括明朝各地。这不,数十精忠卫跨上高头大马,每人带上几百份期刊,四散进入明朝境内,充当起了“报童”。当然,他们并非真的贩卖期刊,而是把它们贴到各城各镇,就好比是在发传单。

而这种“传单”发放的重点区域是保定府和河间府,这两个大府与顺天府接壤,去年刚受了水灾,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很多难民流离失所,官府又不能妥善安置,他们当然多有怨言,那里正是叛乱的温床,只要多多挑拨,那些难民就会倒向顺天府这边。

其实,发兵入侵保定河间两府的议案早在年初就定下了,这个议案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第二步是渗透破坏,第三步才是陈兵进入。

其中,战前的**工作十分之重yào

,如果这个工作做好了,以后北平军开入保定和河间两府,就会少很多抵抗,说不定还会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毕竟百姓已经受够了朝廷的盘剥和压迫了,顺天府那种不上税不服劳役的美好生活,他们一有所闻,就会向往不已。

数月的劳碌难得告一段落,万磊趁着端午节五天休假之机,在家好好的地陪陪爱妻。过了一年,傅闱又长高了两寸多,身子也丰腴了许多,那张鹅蛋脸不怒自威,看起来很有夫人的派头。

而这个时候,赵全忠已经成了家,搬出去单过了。万宅内又少了一个家丁,万磊也懒得再招人,就连丫鬟也没卖一个,将就着过日子。好在新来的张妍也是个好厨娘,她与傅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