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玩明> 第381章 经世济用(下)

第381章 经世济用(下)(1 / 5)

在科研与讲学中,时间过得非快,三月中,平西铁路开通至西安,这一条一千多公路的铁路线在几十万人的全力抢修下,用时八个月就通车了,这让万磊不得不感叹人多就是力量大。

当然,这条铁路路过的多是平原地区,不用钻山进洞,自然就好修,如果想修兰州段,那恐怕花上十年八载也不一定能成,毕竟那里的地形太复杂了。至于修到青藏高原,那更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一百年能实现那就算是了不起了。

平西铁路经过北平河南陕西三省,沿途路过保定真定顺德彰德开封河南西安等人口大府,由于交通便利,商旅增多,北平城可以说是人满为患,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达到了八十多万,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突pò

百万大关。

要解决人口持续增加的问题,不得不进行扩建。而万磊没有在北平城外进行扩建,而是通过建立卫星城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最大一个卫星城就建在北平城东南面的海津镇。

所谓的海津镇,其实位于海河边,元代时这个镇作为海运和漕运的枢纽,同时也是北方盐业生产基地,商业比较繁荣,明朝建*

m.35zww.*立之后才荒废下来,现在万磊计划在这一片废墟之上重建一个连接北平与大沽军港的新城,其中铁路就是最重yào

的一条纽带。

其实,北平到大沽口的单线铁路在去年就已经修通,万磊要做的是将它改为复线,一来是为了增加大沽海港到北平的运输量,二来是方便产于长芦盐场的食盐转运到各地去。

由于大华民国的领土扩大了,人口也增加了,对食盐这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与明朝的盐铁专营不同,大华民国是不收盐税的,甚至还成了盐粮司,将盐粮等重yào

物资转运到各地,以平价出售,以防止奸商囤积居奇。

虽然是平价出售,不过盐粮司还是盈利的,因为它是交通通讯部下设机关,有铁路之便,运输成本比一般的商人要低,所以竞争力强。好在盐粮司只是以调控物价,调济余缺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然其他商家非被挤垮不可。

虽然不收盐税,不过这实jì

上对zf财政收入没什么影响,因为只是表面上不收,实jì

上在食盐放上火车皮的时候,就已经过税了,因为运输费中就多收了一笔流通税。

而这一笔流通税的数额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因为如果不上火车运输,那运输成本就会更高,商人们都知dào

怎么选择。其实不只是食盐,各种由铁路运输的大宗商品,都是被收一笔流通税的,并将其直接收入国库以充抵减免的田税。

总的来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商贩们多交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