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三思。”
论辈分,谷王是建文帝的叔叔,这个时候他也跑出来劝降,其实是为了保全自身,因为他知dào
,一旦金陵城下,他不但王位难保,说不定性命都要丢,而他不是皇帝,还不想玉石俱焚。
再说了,人家大华民国都发来劝降书了,说保证宗室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不但让宗室继xù
居住在皇宫之中,还给优待费,他还抵抗什么?
谷王都劝降了,可是建文帝不同于谷王,他是一国之君,还得要面子。而出面请降的是他,作为末代君主,这多掉面子啊,恐怕历史上还要留下笑名。所以,他是宁愿殉国,也不愿意投降的。
可是问题的关键是,他可以殉国,但是不能拉着宗室一起陪葬,也没有宗室人员愿意跟他一起死难。所以,建文帝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中,他无奈地扫视着殿下为数不多的大臣,见他们多是低头不语,最后把目光定在了方孝孺的身上,因为他知dào
,这么多大臣之中,只有方帝师是始终忠于他的。
“方爱卿以为如何?”建文帝的声音有些苦涩,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些危难之际,真zhèng
忠于他的诚臣居然只有一两个而已。不过这也难怪,江北的那个万贼太能收买人心了,北平军刚过江,又有一批大臣弃明投华,就算没走成的,也多是人在金陵心在江北。
“陛下切不可轻言放qì
,但有一线生机,也当拼搏。”方孝孺道。
“北平军兵临城下,城池旦夕且破,哪里还有一线生机可寻?”谷王泄气道,如果有可能,他也不想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当,去投降啊,正是因为他已经绝望了,看不到一丝获胜之机。
“我军尚有二十余万人,还可与北平军决一死战,此战若是能取胜,就可激励士气,同时震慑各地叛贼,或可暂保江南半壁。”方孝孺沉声道。
“说得轻巧,现在城内只有十余万守军,且人心思动,守城尚且不足,如何能与北平军决战?”谷王冷眼看了方孝孺一眼,又道:“皇上,今大势已去,为了保全宗庙社稷祖宗陵寝,还是下诏退位吧。”
“耿将军尚有十万忠勇之士,正赶来勤王,待其赶到,里应外合夹击北平军,尚有胜机,请陛下莫要轻言放qì。”方孝孺又道。
“那十万军队还在浙江,最少还需四日才能赶回来,方大人敢断言:金陵能守得住四日?”谷王冷哼道。
“臣一介文人,自然不知守城之数,然臣有一法,可令北平军暂时不攻城。”方孝孺没理会挑衅的谷王,而是正色对建文帝道。
“有何良策,快说。”建文帝那灰死的心顿时又有了一点点生机。
“办法就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