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
东洲的情况也大致相似,每个国家都能找到相似文化的当代国家。
比如东瀛相当于倭国,扶余相当于棒子,北胡相当于北元。
多斯,克恩,和更北方的罗斯国曾在北元的统治下是同一个国家,相当于沙俄,不过后来分裂了。
而南方的卧莫文化相当于天竺,大越相当于大号越南,东枝和曼罗差不多等于大号缅甸和泰国了。
至于西秦,大楚,北燕则和荣朝同根同源,类似于战国诸国的关系。
唯一区别大点的就是南洲。
在他看来,这块陆地有些像是东南亚众多岛国和澳洲的大号集合体。
不同于历史上澳洲的荒芜,这块大陆却十分繁荣。
“卖胭脂的时候我特意给了他让了些银子,这事还没敢跟殿下说。”刘轩挠挠头,有点忐忑。
刘钧笑了笑,“不错,越来越精明的像个商人了。”
“我爹也这么说,还说我沉闷的性子都改了不少。”刘轩笑嘻嘻的。
和刘钧相处下来,他觉得刘钧是个很好说话的人,什么都能和他说。
刘钧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将棉花扔回去,他径直进了纺纱坊。
“呀!”
刘钧进了院子,正在纺纱的女子顿时乱作一团,像是老鼠见到猫似的纷纷躲藏。
原来已是六月,天气炎热,干活的女子都是短身打扮,露出一片白花花的胳膊和腿。
只有年龄大的婆子不慌。
一个像是监工的婆子快步走了过来。
她认识刘轩,不认识刘钧,只是向刘轩作揖,口中道:“刘管事来了也不说一声,可把一屋丫头媳妇吓坏了。”
刘轩忘了这茬,闹了个大红脸,偏着头不敢去看,只是说:“这是靖王殿下,来纺纱坊看看。”
婆子一见刘钧便知是个非富即贵的公子,但何曾想到是靖王,吓得忙跪下磕头。
刘钧神色无奈,心知荣朝封建礼教不轻,于是退了出来,让婆子起来外面说话。
“这纺纱机可好用?”
刘钧问道,按刘轩所说,这个五十多岁的婆子叫徐丹凤,是他挑选出来负责纺纱坊的。
“好用,好用,老妇活这么久从来没见过这么厉害的纺纱机,一次纺八十个纱锭,说出去人都不信。”徐丹凤拍着腿称赞。
“一日能纺多少个锭棉纱。”刘钧问了他最关心的产量问题。
徐丹凤说道:“棉花不断趟,最少的一个人也能纺满两车一百六十个。”
刘轩在旁边补充道:“因为纺纱机耗棉太多,杜特尔送来的棉花也不够,不过他说已经派人回去用大船往这边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