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迁进来,有了这么多坊房,扩大规模也没有问题了,至于匠人胡为已经交代各州商会为景州购买了,第一批估计很快就会到。”
对于杏花园完工这件事,刘轩比刘钧还要兴奋。
毕竟这个地方今后就是工业司的辖区了。
“待会回去,下官便去筹办此事。”刘轩心满意足。
刘钧又转向王瑜,“杏花园的事情虽然结束了,但你们工曹还有不少事要做,比如四府的水渠,桥梁建设,今后还会有城墙等大型工程。”
王瑜一边听,一边点头。
刘钧继续说道:“此次杏花园的建设也证明一个道理,征发百姓劳役固然省钱,但是效率极为低下,咱们景州今后要有自己的专门施工队伍。”
“殿下说的是,不过要养活这么多可是需要不少银子啊。”王瑜说道。
整个杏花园营造期间,只是六万余人吃饭就耗费不少。
“目光要长远一些,有些东西一开始就是要赔钱养起来,但是后面就能挣大钱了。”刘钧说道,“再者,这水渠,桥梁,道路的营造交给别人不也是要花钱吗?自己有只队伍使岂不更痛快?”
“殿下说的也是。”王瑜陪着笑,他自然希望工曹有一只专门负责营造的队伍。
如此一来,要做什么直接下达指令就行了,也省的劳烦百姓。
“那你就从这批流民中挑选精干人员,成立一个营造监,今后专门负责景州境内各类营造事宜,今后若是有机会,本王会为你找些外州营造活计,这样你们工曹便能够盈利了。”
“这个好。”王瑜闻言,想了想,倒是觉得前景挺美。
部署了这两件事,刘钧让二人各自去忙。
自己和胡为回去了,对他来说,当前扩大工坊规模势在必行。
因为上次的存活都被皇商们买走了,荣朝境内的商会急了眼。
按余晋说的,三天两头有商人到商务司抱怨。
还有商人直接抱着铺盖卷躺在商务司门口,等着第一手消息。
不过这些细碎的商贸事宜他就不管了,让余晋去烦心去。
毕竟这个商务司可不是个摆设,自然要发挥其作用。
……
日子一天天过去,从景山塞传回来的情报也越来越紧急。
九月二十日,苏缙一封加急信送抵王府后,刘钧决定再次前往景山塞。
因为根据斥候的侦查,扶余人十五万大军已经在武平府对面的新化府集结。
战事一触即发!
“殿下,让末将也去吧。”
勤政殿,薛常青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此次十五万扶余大军由扶余亲王拓跋霍和都元帅姜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