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角度讲,柴少还算老实,在兄弟面前没有丝毫虚假,算得上光明磊落。
他的三个兄弟对他理解的笑了笑,几人相视无语,围在一张桌前,四处物色,看有没有那家小姐,看得过去的,等塞诗会完了,也好找个目标施展自己泡妞的本事!
寻了半天,也没有看见一个正点的,几人郁闷地坐在一起,目光涣散地望着春香楼进进出出的人群。
一会儿功夫,春香楼进来的人,把整个大厅塞的满满的。上至社会名流,下志至凡夫俗子,各自坐在自己的方位,相互交流,无非是买弄文学。有学问之人,趁未开赛,玩起了酒令,平常百姓,也就喝酒讲故事。在赛诗会未开始前,已经热热闹闹,气氛非常的活跃。
主办方,也就是桃源诗会联盟,见时候差不多,也该开赛了,就派了一个人,来到会堂正中,客气地说道:“今天是桃源县一年一度的赛诗大会,恭祝所有参赛的桃源子弟们取得好的成绩勇夺魁首!”
很水的开场白,众人还是热烈鼓掌。讲话的人突然话峰一转,对着春香楼门前恭敬地说道:“今日赛诗会,承蒙各界人士关怀。有幸请到当今尚书令杜大人及本省学管马大人光临,为我桃源县凭添不少喜气,我等在此恭候两位大人入内,为我桃源赛诗会作个凭判。”
话将说完,说话之人恭敬地施了一礼。就看见春香楼外的几顶官轿前,尚书杜如晦在桃源众官员的簇拥下,随学管马守臣一同迈进了春香楼。坐在了贤士方位最前面的评判席上。
众人没有见过杜如晦这个大官,看见连学管马守臣都对他毕恭毕敬,也猜得他的身份一定不简单,“哄”的一声,春香楼大堂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某些到场的官家大小姐甚至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准备,包括自己的贞操。
一个赛诗会,立刻变成了一个欢迎会,气氛瞬间飙升而上。杜大人见桃源县民众如此热情,也站直了身子,客气道:“诸位乡亲抬爱,是老朽的福气。很荣幸能参加桃源县的诗会,客随主便,老朽也奉上纹银十两,添一添彩头。”
杜大人从自己的怀里取了十两纹银,交给了身边的随从,便入了座。他这一举动,立刻起了效应,在座的大小官员、社会名流、商贾巨富、也奉上了彩金,竟将今晚奖励魁首五百两的纹银,添到了三千两。
这可能是桃源县赛诗会有史以来最大的彩头了。无论是在座的学子还是社会名流或者是那些来添热闹的平民,对那金灿灿的银子,都起了围猎之心。
届时,主持诗会之人,宣布诗会大赛的规矩。诗会采取淘汰制,第一关便是即兴作诗,诗里的题目围绕春香楼上悬挂的第一幅画中的内容。参赛者限时一炷香内将自己所作交由评判席上诸位评判大人审核,通过者入选下一轮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