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而决出胜负。且袁绍平定并州时日尚短,幽州虽已万无一失,但公孙瓒尚在顽抗;待袁绍平定幽州,兵乏将疲之时,也就是曹操联我功袁之日。曹操取并州就可同关中联成一片,有了广阔的战略纵深;那时可能就如主公所言,其就形成了稳据西北,进可攻退可守之势;也可以全力的与我方周旋了。
而我方的最佳方案则是要谋取冀、幽二州,把冀、幽、青联成一片,实施主公一直以来奉行的双向夹击战略,让曹操首尾难顾。何况,曹操侧后还有孙策和吕布这两招暗棋,以及马腾、韩遂等。
联袁击曹则不宜行之。虽然会比联曹击袁易行,但却给了袁绍以稳定后方的时间。灭曹之后,会使袁绍形成巨大的实力而与我等南北对恃。那样,很可能就会战乱连年、永无宁日。
最后郭嘉的总结的就是:先灭袁,曹操的漏洞极多,可以加以利用而进窥天下。先灭曹,袁绍就会壮大到不可撼动的境地,形成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南北对恃之局难以解开。
郭嘉的分析让我豁然开朗,也让我疑惑中带有兴奋。没想到一代枭雄的曹操,现在被我逼到了如此尴尬的境地?还不得不委屈求全的想办法向我示好,以保持其势力。也让我最后与曹操一决的夙愿,进一步接近实现。因而,使我一时亢奋不已。郭嘉见一向表现得不动如山的我,来回的走动搓手、不能自抑;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无比的惊讶之色。
为了谨慎起见,我和郭嘉重新归纳总结成文,先同徐州的徐庶、程昱、陈群、顾雍、陈登等一起予以完善后,分别传送给江东的鲁肃和张昭、宛城的周瑜、青州的贾诩、寿春的阎象等,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以便更加的完善,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作好准备。我还特别的强调:要拿出他们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绝不可人云亦云。
先回文的是距离最近的阎象。阎象在回文中极其感谢我对其的信任,言说对总体的方略无任何异议,并和太史慈联名保证:绝对满足对豫北的钱粮支援和前出之军的供给。如发生变故,太史慈还可率军驰援。
江东的回文也到了。鲁肃和张昭在回文中提到了交州的士燮,现年五十六岁的士燮、字威彦,乃苍梧广信人,早年因其祖避乱而数代居于交州。灵帝时,委士燮为绥南中郎将,领交趾太守。为安定后方,鲁肃和张昭建议以我的名义上表朝廷,荐士燮为交州牧以安其心。对总体的战略构想其二人亦没有异议,但却提出对荆州要有防范之心;在总体战略实施以前,要做好江东的防御调整以防不测。同时,二人表示将全力保证征战的所需,除必要的防御军力外,其余的将领和军卒听凭调遣。
同时,江东的回文中还提到:上次我途经江东时所提到的张紘、徐宣、陆绩、陆逊等也都寻访到了。张昭和鲁肃也提出了对四人的委任意见,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