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曹操总能在我预先布好局的夹缝中寻找出一条最佳的出路,顽强的抗争着、并逐渐的壮大起来。这也使我对其钦佩之余,自己也更加的患得患失:既没遇到消灭其的最佳机会,也有些不忍让曹操这个盖代枭雄就无声无息的退出历史舞台。这其实也源于我自己偏于懒散的个性,而对执着坚韧个性之人有着特殊的偏爱。
经过近一日的磋商,在郭嘉和诸葛亮的强烈坚持下,同戏志才、荀攸及司马朗等初步议定:徐州军出兵十万,出青泥隘口借道山阳与曹操增援三辅的五万大军汇合在潼关之下后,由徐州的徐庶统一指挥绕过长安直接兵进陇西;大军对胡人征战期间的粮秣由曹军坐镇三辅的夏侯渊统一供给。
同时,为了给徐庶一个正式的名义,曹操还将奏请圣上册封徐庶为征西将军,统一指挥对胡人的征战,并有自行调动三辅、两川、及凉州军力的权力;战后徐州军退回南阳之前的粮秣亦由曹军供给。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由于胡人攻击势头的凶猛,加之韩遂的临阵倒戈,使局势进一步的严重恶化。曹操经过一夜与谋士的紧急商议,也不得不做了最大程度上的让步,在名义上给予了徐州所有能给到的便利。但彼此心里都明白,除了三辅的夏侯渊在情况危机时会为了自身的安危出兵相助、汉中的孙策会听从我一些调动之外,西川的刘备根本就不会听调;而凉州的马腾和韩遂正在内斗得热闹,也根本没有闲暇还来理会胡人对三辅的进攻。
在我和曹操听了双方谋士们的禀报后,曹操看向我说到:"无敌侯对此可还有何异议?"我点头答到:"为了驱逐蛮虏,此事就如此确定吧!商早已做好了准备,定派军于约定之日到达潼关;曹公也要尽快的调集兵马。大军早一日到达陇西,就会让百姓少受一天蛮胡的涂炭。"
曹操也点头说到:"操亦作此思。操已确定由于文则为主、夏侯兰为辅统军前往。"我认可的说到:"于禁将军向以治军严谨著称,必堪当此任。然商尚有私密之事欲与曹公商议,可屏退所属我等自议。"曹操毫不迟疑的挥了挥手让众人退下,我也让郭嘉等退了出去;只剩下典韦和许褚这两个哼哈二将还矗立在大堂的门口。
待众人相继退出之后,曹操却首先不无羡慕的开言说到:"据子聪讲今日相议之事言:无敌侯所属的那个诸葛少年说话稳健、字字严谨,兼且不急不缓;乃是一不可多得的大才!无敌侯何其幸也?"
我之所以带诸葛亮前来,就是想考察一下此时尚还年轻的诸葛亮的能力和让他也见见世面,为他以后能给我控制好后方的全局打基础。我今天要与曹操单独商议的目的,就是想进一步的给曹操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