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有过言语上的诋毁、并还保持了相当程度上的互相尊重。这样一来,在曹孟德淡出这个时代以后,其麾下的重要将佐不仅没有对我产生过多的怨怼,反而把我当成了他们仕途上的依靠。也就是说,原‘曹氏’集团几乎等同于‘一锅端’的并入了徐州集团。
而令我极其恼怒的则是汉中的孙策。自汉中大败夏侯渊、南安发生突变以后,可以说孙策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膨胀。这可能也就是孙策又萌发了雄心壮志的一个重要原因?
先得到的消息是从朝廷转来的一份固城侯、汉中太守孙策的奏折。孙策在奏章中对朝廷上奏:由于汉中先后经历了汉中大战和南安保卫战,兵卒、粮秣损失严重已经难以为继,此时根本无力尊奉关中王的军令进军北上。因而,为姑息汉中百姓的承受能力和汉中疲惫、残缺的军力,孙策恳请朝廷敦促关中王撤销对孙策下达的北上军令。待汉中的困顿形势有所缓解后,孙策必会统军出塞一战以报蛮夷入境对大汉的劫掠、烧杀之仇。
正在忙于整顿各地的吏治、调整着各地的管理框架安抚地方、修缮故都洛阳准备迁都的朝廷中枢,接到孙策的奏章后向孙策发出了敦促孙策要遵守我的出兵军令的谕旨后,又把孙策的奏章转来了幽州通报给我、同时也送来了献帝刘协对我已经肃清了幽州‘袁氏’残余的嘉奖诏书及诸多的劳军及赏赐物品。
孙策避开我这道程序直接的向朝廷呈送奏章,这其中不仅颇费了一番的心思、而且还颇具有挑拨离间之嫌。其中虽未明言,字里行间则在隐隐的向朝廷、特别是向献帝刘协暗示:我现在的权利已经凌驾于了朝廷之上,所拥有的军力及威信已经难以遏制;甚至更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关中王早晚会有篡逆之心。
在可以获得无尚荣耀的权力面前,其他一切的‘忠孝仁义、礼仪道德’往往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特别是对于遍历了人所难忍的屈辱、欺凌的献帝刘协来说,对有可能再一次的让他失去手中的帝王之权的人又何能不心生芥蒂?仅仅这一纸奏章,孙策所包含的祸心一览无遗!在挑拨我同献帝刘协之间的生死矛盾的同时,亦不乏想从中取利、成就霸业的野心。
当然,孙策也明白现在想扳倒我比登天还难!但如果我不舍手中的权力、把我的精力完全的陷入同献帝争夺权力的矛盾中去,孙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更近一步说,由于献帝刘协现在的基础太薄,即使是现在这份奏章不发生任何的作用,但也同样会在献帝刘协的心里留下一个无法抹去的阴影、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无限的扩大,直至到矛盾无法抑制的猛烈爆发!孙策这份奏章所包藏的祸心是何其毒也!
做出了如此深远的图谋!孙策也肯定是得到了能人的提点。而这个谋划之人已经呼之欲出,那就是假死之后沉寂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