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泉、芒正基父子更是处于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颇有武大郎服毒‘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的感觉。没办法!对从出世以来就一直不停的叫嚣着‘要荡尽蛮夷’的汉人的这个‘软硬不吃’的关中王陶商,呼厨泉、芒正基父子确实也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感觉好像是在等待着‘引颈受戮’那一天的到来一样?想去‘求和’,无异于是等同于把自己‘洗净了脖子、在等待钢刀临头’!
对于目前的汉军而言,虽然现在在总体实力上已经占有了一定的优势;但却无压倒性的优势,没有完全把南匈奴所部‘毕其功于一役’的绝对把握。既然对方没有主动发起进攻,那就等大军全部会合后,再进行决战吧!反正南匈奴屠各族目前屯于对面的几乎已经是举族之兵,能够一战把南匈奴屠各族的有生力量大部分击溃,对下一步深入大漠也益处颇多!
同样,我也并不怕其他的部族赶来支援南匈奴屠各族。来得越多越好!在刚刚出塞就多消灭一些夷族的有生力量,何乐而不为?何况,幽州我尚屯有大部分的主力,十几日就可赶来河套地区增援。仗越打越大更好!如果能够让大漠的大部分夷族都汇聚到河套地区,我自然是‘乐观其成’的免得进一步‘劳民伤财’的远进大漠了!如果能达到‘一战定乾坤’的最佳效果,那我下一步就可以‘分进合击’的经略大漠了!而不是耗费强大的军力、消耗大量的给养去打消耗战了!其实,这也就是我的一种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能够以少壮之年就雄踞于鲜卑大王地位的轲比能,又安能让我‘一劳永逸’的轻易达成所愿?
汉胡两军在稍显得有些诡异的沉默中渡过了几日后,东羌旭萨所部增援南匈奴屠各族的万五铁骑先行赶到后,汉军对面的胡人铁骑数量已经增加到七万。而汉军方面,增援而来的关中、汉中、西凉的联军也在相隔两日就全部赶到了。来援的三地联军,合计拥有近两万的铁骑和三万的步卒。合军到一处后,汉军步骑则各有六万,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二万。这时,我准备在河套战场上检验一下战力并加以实战磨练的、被我率领的铁骑远远的甩在后面的吕蒙率领的三千横刀军才刚刚赶到。
大军云集,大战一触即发。也该进行一下总体的部署了!原本对孙策极其看重的我,因此次他完全与吕布大相径庭的‘做派’,使我对他的感观大为转变。识时务者为俊杰!而孙策在天下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还在作着‘争霸天下’的美梦?也令我对他的戒心陡增!
同时,由于现在聚集到我麾下已经达到了好几个派系,不也不能显得厚此薄彼的有所倾斜。特别是原‘曹系’将领,总体的势力原来本就仅仅略少于徐州。现在全部都归附到了我的麾下,我自然也要极其亲和的尽力加以安抚。否则,如果联合到一起再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