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赵氏为王> 第一百四十六章 激流涌动(五)

第一百四十六章 激流涌动(五)(3 / 4)

他来邯郸,也好为他寻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叔父,你这做长辈的人不会连侄孙的终身大事都要阻拦吧?”

赵成除了左师一职外,还兼任着宗伯一职,是赵氏一族中威望最高的长辈。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宗伯的他,自然要对赵章这个长孙的婚嗣多加关心。所以赵雍这么一说,赵成也不好出言反驳了。

见赵成不再反驳,赵雍又将目光投向肥义,说道:“肥义,你可有异议。”

肥义闻言微微躬身回礼道;“臣只想一问,安阳君这次前来,是打算长住呢,还只是短柱。”

赵雍神色有些复杂,却看不出喜怒,只是语气平静的说道;“说不好,看婚事进展的如何,短则数月,长着一两年。”

肥义又是一躬身,却不在说话了。他与赵雍相交多年,对赵雍的心事自然摸得一清二楚,但他也知道依照赵雍的脾气和秉性,已经决定的事情绝非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三言二语就能改变的。与其自讨没趣,还不如静下来好好想想如何化解和应对,

说到底现在坐在王位上的是赵何而不是他赵雍了,关键是得看赵何的态度,只要他没有点头答应,任何政令都出不了这临厥宫。

问罢了赵成和肥义二人,主父的目光又落在了狐易的脸上。狐易虽然只是虚职贵衔,但起族人门生遍布朝野,家族的势力不可小觑,所以赵雍便特意问他道;“柱国可有什么看法。”

狐易不慌不忙的一躬身,道;“老臣以为主父所说极是,安阳君早已经过了婚娶的年纪,确实应该回邯郸来早日完婚。但安平君所担心也有些道理,小人之为不可不防。所以如何定夺,还是得看主父和大王的意见,老臣绝无异议。”(安平君说的就是公子成,因为史书上大多称呼他为公子成,江南那时候也有了一个思维误区,以为他没有封爵,最近翻到一段记载才注意他在赵烈侯时期就当过相邦,封为安平君。同时要说明下,战国时期的相都是称为相邦的,只是到了汉朝为了避刘邦的名讳,所以史书中一律改成相国)

赵雍听完狐易一番话,心中忍不住暗骂一声‘老狐狸’。这个狐易身经三朝,从赵雍祖父肃侯时期便已经入朝为官,为人深晓中庸之道,从未在朝中轻易站队。正是因为他的明哲保身,才经历了几次政治清洗却仍然位居上卿高位,在朝中号称‘不倒翁’。

很明显这次他又是来装糊涂了,看似说了一通,看丝毫没有表半点态度,反而把皮球踢回给了主父。这让门外的赵信心中佩服不已,心想狐茂的老爹当真了得,不愧是姓“狐”之人,果然是老谋深算,在朝中滑不溜秋。按照他的性子,不到形势明朗之前他是绝对不会轻易表态支持任何一方的,只是在一胖观望。

狐易所代表的狐家,正是朝中大半官吏们的心态,那就是中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