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王大婚后不久,从北方传来努尔哈赤病逝的消息,全国上下一致认为这是个好势头,举国欢庆——所有人都忘记了,曾经将才辈出的大明,根本无需以这种方式求太平。边境若有部族胆敢进犯,绝对会被打得抱头鼠窜。
只可惜,事情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尽如人意,九月,努尔哈赤最小、城府也最深的孩子皇太极继任后金大汗位置,同年秋季,江北发大水,河南出现蝗灾。
为冲喜而举行的一场婚事没有对江山的局面起到任何改变,幸运的是,信王与信王妃日常倒是相敬如宾,琴瑟和谐。
几个月后,辽东爆发了一场小小的战事,皇太极领着后金军来攻,却再一次败在袁崇焕手下。这次战事看起来像是袁崇焕的胜利,但最终,魏忠贤给他的奖赏远不及他应得的。袁崇焕能够接受兵败,却不能接受这等不平等的对待,于是毅然辞职。
这些事自然没有传到朱由校的耳中,他持续闭门不出,身体每况愈下。张嫣从未间断观察他,一天一天跟年月比耐心,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天启七年八月——
“西苑游池?”(西苑即今北京中南海,在公告区有图解)朱由校问道。
张嫣笑道:“是呀,皇上在宫里闷了近一年,如今身子虚,又不肯见御医,不如去外头走走,散散心,或许对身子好些。”
朱由校陷入回忆,张嫣紧张地看着他,若是打听的消息没有出错,他应当不会拒绝。
“也是该出去看一看了,朕与永寿年幼时最爱偷偷跑去那儿玩。”他许久未晒太阳,脸色白得病态,现在一笑终于有血色重回面颊。
“现下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臣妾新酿的荷花蕊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香甜,今夜游船时对月饮酒,实乃风雅之举。”
“今夜?”朱由校问道。
“夏日暑气重,皇上身子如此这般,怕是受不得暑气。”
朱由校赞同张嫣所言,张嫣立即叫宫人进来,细心吩咐好一切。朱由校就在一旁听着,对张嫣的安排很是满意,只是最后加了一句,“也叫上魏忠贤和奉圣夫人。”
张嫣痛快答应,这两人可有可无,基本影响不了核心计划。
外面天际薄云遮蔽,高挂的日头绕着一环亮圈——
夜晚,月至中天,大如玉盘,透过薄薄的云层,同样有一圈晕影伴随。与白日相同,那一圈东西名为“风圈”,只要有这东西出现,若不下雨,便会刮起大风。
张嫣坐在窗中,如同在平地一般,此刻水面还风平浪静,不知何时才会开始起风。她没有诸葛孔明那般呼风唤雨之术,今夜只是一场赌局。
出行分了两艘大船,客印月和魏忠贤共一艘,张嫣和朱由校共一艘。每艘船都可富裕容纳下十五人以上,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