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一百五十五章 黄埔精神

第一百五十五章 黄埔精神(3 / 5)

他之所以塑造了国共两党数千名出色的指挥员就是他崇高的理想、不朽的精神在激励着大家去奉献、去战斗。有了为国为民的理想、有了勇于牺牲的精神,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面对一切压力、承受一切打击,完成一切任务。”

黄埔一期的58师中将师长冯圣法很赞同陈海松的评价,当时他们仅仅训练了半年就草草毕业,担任连排长参加平定商团和东征作战,学的不多,靠的就是满腔热血一股激情。他忍不住附和道:“说的好,我们黄埔同学一直没有忘了孙先生题写的黄埔训词,以实现三民主义为宗旨,更忘不了二进门的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

“诸位还记得说明还是有良心的中国军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已经模糊了这些理想和信念,对敌软弱、临阵退缩、见死不救、搜刮民脂、贪腐无度,站在了革命的对立面,丧失了革命军人的基本道德。汤恩伯、李延年两位聆听过孙先生亲口教诲的一期学长之所以被革职查办,就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战斗的勇气、忘记了黄埔的精神。

战争打到今天,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民族要独立、军人当自强。军人是民族的脊梁,军人的软弱必定造成民族的缺钙,没有能力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帝国主义列强任意欺凌。我们每后退一步,身上就多背负一份耻辱,民族就多一份灾难。

所以我们在黄埔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现代军人必须勇敢地站在民族救亡的第一线,挥洒我们的忠诚和才能,给国家、民族、民众带来胜利的喜悦。

当然仅凭精神是不够,战争是两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较量、战斗是两个国家军人勇气与智谋的较量,我们国家还很贫弱,更要靠军人的勇敢和智谋去弥补。前期作战我们的战略战术存在很大的问题,丧失了主动进攻的勇气,现在正在纠正,九江战役就是一个转折点。

第七战区的建立、敌后战场的开辟是这一战略思想的具体延伸,我们再也不能龟缩在战壕里等着敌人来炸来轰,那样的牺牲太不值得了,我们在中国的大地上保卫自己的国家没有哪里是去不得的,只要能消灭鬼子南京上海我们也敢去闯,东京大阪我们也敢炸!没有这样的志气,我们只是别人眼里的可怜虫、窝囊废,你们愿意当吗?”

“不愿意!”多少年了,没想到黄埔的精神却是被一个共产党将领反复吟诵,慢慢泯灭的革命激情由他来激发,他们一下感觉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和自己那么亲近、那么可敬。

异口同声发自内心的呼喊爆发出中国军人抵御外侮战胜强敌的坚定决心,陈海松意识到这支雄狮部队将迸发出冲天的战意和浓重的杀机,这是自己最愿意看到的,他大声说:“好,我这个第七战区就是锤炼锻造中国革命军人的大熔炉,相当危险、相当艰苦,也相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