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后方的小股游击部队,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只能是日军游击战的老师陈海松将军。
为此斯大林同志再三坚持说服了中国**中央和军委会蒋委员长把他从正在激战中的抗日前线上调来,指挥中国特战部队肃清深入到桑贝子、温都尔汗等广大地区善于隐匿精于偷袭战力超群的日本特战队,为正在集结重建的蒙古集团军的反攻作战奠定基础。
可以说未来一个月里苏军处在战役准备阶段,而中国特种部队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消灭敌人游击部队的任务。铁木辛哥大将并不希望陈海松指挥苏联机械化大兵团作战,带好他的特战队,开进前线给苏军带准确的敌军动向、敌军兵力部署的情报是他唯一的任务。
热情的寒暄后。陈海松被让在铁木辛哥大将和华西列夫斯基中将之间坐下,他用俄语简单介绍了自己为配合苏军在华东的作战情况,对苏军的意外失利表示惊讶,对苏联党和军队邀请他前来指挥作战深表荣幸,坦言自己对战场情况相当陌生,希望能得到准确的通报。
铁木辛哥大将虽然比陈海松要大将近20岁,高加索红旗骑兵军的元老,深受斯大林的信任器重,属于苏军中的核心将领,相当骄傲自负。加之受到伏罗希洛夫的影响对中国将军前来参与指挥感到很滑稽。可既然总书记同志一定要用他也不想太过冷淡,简单地对中**事顾问的到来表示欢迎后。示意一直在外蒙古参与作战的伊万诺夫少将介绍情况。
伊万诺夫表面上是驻蒙古大使暗中却是共产国际情报局乌兰巴托情报站的站长,他的主要工作是监督蒙古人民党和人民军高级干部忠实执行世界无产阶级领袖斯大林和其办事机构共产国际的各种指令,监视乌兰巴托及其周围地区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思想动向。
哈拉哈河冲突爆发,他有限的人力都跟随蒙古人民军总部、中国工程兵部队用在了前线,可惜的是全都牺牲在反法西斯战场,没有传回什么有价值的资料,他对前线的了解也是从溃逃回来的苏军、蒙军、中国工程兵部队、蒙古工人那里了解来的,仅仅是个大概情况。
他先介绍了苏军现下令人悲哀的兵力情况,日军的突然反攻出乎前线指挥部的预料,兴安独立旅侦察连报告了日军装甲部队出现的情报,指挥部判断可能是用于正面防御,因而忽视了两翼的防守,虽然出现了油弹紧缺的现象,被认为是暂时的,物资很快会运到前线。
所以当指挥部还在讨论加强侧翼进攻或是机械化突进打击河东敌军后方时,日军的两翼猛烈攻击让前线部队措手不及,敌人先是重炮压制掩护装甲部队和步兵接近突击地域,炮击一停止,敌人已到眼前,车灯大开把我军阵地清楚显现出来。日军士兵极其凶悍,单兵武器运用灵活,依靠掷弹筒手雷刺刀打开通道,不停顿地向内突击,防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