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同的管理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同的管理(3 / 4)

被政府严格管理起来,剥夺了族长、乡绅根据族规管理乡村的封建权力,取缔了乱七八糟的神神怪怪思想对民众的愚昧控制。用科学来指导、法律来规范日常生活,保障正常生产生活民众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细胞的健康稳定。貌似政府精力旺盛管的宽。不能不承认带动了社会风气的科学规范昂扬向上。

由于刚刚开始很多人还不理解、执行起来还有困难,有时不得不依靠政府强制机关出面依法震慑,但如果宣传到位,监督及时,强制下的被迫就能转化为良好的习惯,从他律走向自律。如此坚持下去中国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宗法制度、家族观念、小农经济将会被逐步打破,千千万万摆脱束缚的农民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坚强基石。

参议会副议长、教委主任林子轩向各位领导汇报了强制普及五年制义务教育的情况。以前张掖的基础教育相当薄弱,各县城、较大的集镇才有乡绅资助所办的新式学堂十五所,而偏远地区则延续着私塾教育的模式,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两成,合格教师不到五百人。

西路军控制河西后。把发展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予以发展,认为教育关乎国运关乎地方发展关乎每一个家庭的未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是民众的基本权利也是改变自己命运和唯一途径,负责任的政府必须下力气规划管理好教育事业,绝不应该推给社会去做。

为此当时的西北军政委员会挤出资金、发动商户捐资助学全部交给教委,派出有文化的官兵、提供学具、课本,在各村建立起小学堂。立法规定全体16岁以下男女少年儿童必须依法接受义务教育。规定民主政府每年至少拿出财政收入的一成用于招聘教师、师资培养、校舍改造、编制印刷课本图书,逐步推行教师任职资格的考核和认证。

第一年确实挺难,好在政府、军队鼎力相助,坚持了下来而且形成了规范的教育思想、合理的课程设置,突出了教育的基础性、实用性、全面性,除了语文、算术、写字、体育等工具性课程外,还在中高年级陆续开设了历史、地理、科学常识、音乐、美术等知识性课程。

第二年政府投资力度加大、造纸厂、印刷厂、文具厂陆续投产,河西大学师范学院很多学生下来实习缓解了师资压力,教学也逐渐规范,教材也在师范学院专家的努力下编写出来。

到了今年所有的学校均已达到义务教育办学三类标准。部分学校达到了二类,辍学率从17%降到3%,教委的师范学校、艺术学校、体育学校、聋哑学校也陆续开始招生。

目前河西两地14县36万7到16岁的适龄少年儿童绝大部分进入现代学堂读书,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启迪,16到20岁的青年要么继续到县里的中学读书要么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农林、养殖、机械、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