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港娱从1991开始> 第6章 另一条路

第6章 另一条路(2 / 3)

李记”后厨的屋子里,刚刚兜转进来的老妈正低声提醒儿子。

李家俊这会儿正忙活着写“剧本”呢,也没空搭理老妈,嗯嗯啊啊地应了一声就不再说话。

看儿子这死活不开窍的样子,李母也是无可奈何。

只能嘟囔了一句,自己去招呼二人的“同事”。

李家俊当然不是故意落关志玲、黎连杰这两位的面子,而是真的有事情要忙活。

重生来到这一世之后,他就一直自己接下来的路。

得到许克导演的赏识,这一步算是走的十分顺利了。

接下来能够以旁听生的身份,去到TVB的艺员培训班,也是非常好的机会。

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

要知道,这年头大导演身边带的人可太多了。

尤其是许克、许安华这类大导演,身边更是跟着无数副导演。

没有持续的优异表现,想要在这么多人之中脱颖而出难度太大,更别说得到主导一部影片的机会了。

至于去艺员培训班,也不过是一块敲门砖罢了。

别说自己只是个旁听生了,就是周星星、欧阳政华这样优秀的演员,都当过好几年龙套。

想要从这条路直接起飞,那更不可能。

李家俊这些天认真思考过自己的路,最终选择了另一条路作为自己事业的起点。

没错,这条路就是编剧。

众所周知,编剧是影视制作中重要的一环。

好剧本,是一部作品成功的核心。

但长期以来,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两岸三地的编剧,一直都处在行业链的底端。

这些人的待遇和付出,可能没几个人知道。

媒体和公众,更是只记得演员和导演。

有时候,甚至连投资人都比编剧更有存在感。

重生之前,李家俊就看到过一篇访谈,是港岛影视圈的几位编剧吐槽的。

几位编剧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工作没有被尊重。

似乎只要是剧组的人,就能擅自更改剧本。

既然编剧的存在感和分量都这么低,为什么李家俊还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要当的不仅是编剧,更是原著作者。

港岛对知识产权这方面还是非常重视的。

一些知名的作家,从倪旷到金雍,再到黄宇郎,那绝对都是大佬级的人物。

很多影视公司排着队,去这些大佬们家门口等着排队购买版权。

自己有着前世丰富多彩的记忆,随随便便拿出一部作品来,都能称得上是精品。

只要遇到识货的买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