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异域纵横记> 第三十五回:炎汉安汉初定名,志士勇士新投奔(上)

第三十五回:炎汉安汉初定名,志士勇士新投奔(上)(1 / 4)

“床前明月光,电子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一天,赵矜在练兵之后,抽空教一班武官学汉字、念汉诗,念到这一首,就对校尉呼合珥道:“我记得你是哈萨克人,老家在巴尔喀什湖那边,对不对?”呼合珥称是。赵矜道:“那么写这诗的李白,正是你的同乡呢。李白出生在西域都护府碎叶城,就在你们那附近,哈哈……”呼合珥大喜,没想到这汉诗还是故乡人写的,不由得更加思念起故乡来。赵矜再道:“呼合珥你颇有勇力,而且勤奋教练士卒,我要提拔你。从今你做个裨将军。”

原来呼合珥善使帕铒锤,教导义军士卒使用这种兵器,威力可观。赵矜勤于军务,经常亲自阅兵,遂提拔有专长的校尉做将军。帕铒锤是元朝的制式武器之一,原本是西夏国的武器。蒙古军擅长学习,一边征服四方,一边就从四方吸取所长,难怪能够越打越强。帕铒锤类似于西方的连枷,是在一段木柄上安装一个六稜形铁锤,凭借重力甩击敌人。骑兵冲锋时挥舞着帕铒锤向敌人重击过去,往往一击致命!这样的武器,运用难度也高,必须平时多加训练。

经过赵矜的提拔,义军的将军职位调整为:有名号的上将四员——左将军李荼、后将军何安平、右将军乌达、前将军齐劲;偏将军十二员——萧銎、鹿裔、鹿祥、李圭、颜士重、刘商、高敬和、林宓、史逞、戴得功、何磐、许妤;裨将军十四员——姚蛮子、独隆翰、安丰、葛里申、古卢腊牟、素迷独、谭胜、周伯荣、呼合珥、杨洪、田疆、弓里敖、车楚尔良、郑通福;总共三十名将军。牙将属于高级校尉,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大校,不算在将军之列。

赵矜不仅勤于治军,也勤于治政。新城中勇猛的人材不少,但是欠缺文化方面人材,搞内政的官员奇缺。赵矜一直想要任命一位司农,负责农牧业;一位司行,负责工商业;但迄今没有找到合适人选。只找到半文半武的张翰、刘仕德二人,是搞内政的不错人选。赵矜遂任命张翰为司寇,负责公共安全;刘仕德为太仓令,负责管理物资。这两个职位是文官,地位相当于裨将军。

鉴于内政人材问题,赵矜挑选了一批略有文化的人,让何安平负责培训他们做基础文官,将来可以用作中央官吏,以及地方上的州官、县官。为了以后有官吏可用,现在就得未雨绸缪培养起来。

于是,文武职位渐渐充实,义军政权气象日新。到这个时候,有一个问题就不能不解决了——义军政权的名号问题。

义军虽奉大宋为正朔,但也需要自己的一个响亮名号才行。奉大宋正朔是暂时的,而且大宋名号其实不够响亮——一方面,宋朝积弱数百年;另一方面,义军无论是骨干将领还是基层士卒,只有一小部分是宋朝遗民,绝大多数并不是。要令那绝大多数人更有归属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