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两人正说着,大夫过来了。
因那大夫已年过五旬,又是从小在窦家走动的,窦昭没有回避,等大夫给窦明诊了脉,窦昭请大夫到花厅里坐下,仔细地问了病情。将方子交给甘露去拿药,亲自送大夫到了二门,之后去了祖母那里,但没敢把窦明被拐的事告诉祖母,只说是窦明吵着要去京都,栖霞院那些服侍的人竟然帮着她在外面悄悄雇了车马,要不是周嬷嬷告诉她,窦明只怕就偷偷地跑回京都了,因此才要处置栖霞院的人。
窦明因不太瞧得起祖母,平日不过是隔三岔五的来给祖母问个安。应个卯,还不如去二太夫人那里去得勤。加之窦昭特意嘱咐隐瞒,祖母并不知道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叹惜窦世英造孽:“……好生生一个孩子,被他养得不成样子了。”又嘱咐窦昭,“你是做姐姐的,就是她有什么错,你也要好生生地教她才是。不能让她放任自流。”
祖母世事通透,早就看出窦昭对窦明一直以来都是副敬而远之的态度。她虽然觉得这样不好,可窦昭是在她跟前长大的,又从小就和她亲近,她不自觉地就有些偏袒窦昭,有些事也就装聋作哑当是不知道的。
窦昭心里也明白。颇为敷衍地笑着应是——不是她不想管,而是窦明父母俱在,轮不到她管。但这次。她下定决心把窦明送回京都去,也许遂了窦明的心愿,窦明会乖顺些。
从祖母屋里出来,她开始整顿栖霞院的人。
西窦又是请大夫,又是放人卖人的。东窦这边很快就察觉到了异样。
二太夫人叫了窦昭过去说话。
窦昭涨红着脸把窦明的事告诉了二太夫人,并道:“……这样的话实在是说不出口。也不知道怎么跟您说,只好拖一天是一天。”
二太夫人气得差点闭过气去,二太太和柳嬷嬷掐了半天的人中二太夫人才顺过气来。
“孽障,孽障!”二太夫人骂道,“我就知道,他们王家没有一个好东西!”又问窦昭,“可查清楚了那个于二为什么要拐窦明没有?”
也不喊明姐儿了。
窦昭把查到的都告诉了二太夫人,自己打算让素心去拜访王家人的事也说了。
二太夫人连连点头,拍着窦昭的手道:“好孩子,真是难为了你!说来说去,都是你父亲惹的祸……”
子不言父过。
二太太忙在一旁干咳了几声。
二太夫人也察觉到失了言,忙转移话题安慰了窦昭半晌,还问窦昭有没有什么为难的,如果有什么为难的事,直管来找她。
窦昭拿到了尚方宝剑,自然是谢了又谢。
二太夫人就道:“不过,素心身份卑微,又是个小姑娘,让她去跟王家的人说不合适,我看这样好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