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二月二,风吹在身上已没有了寒意。
花树冒出嫩芽,青草从地上冒了出来,迎春花蓬蓬勃勃地恣意怒放,花开得漫枝漫坡,整个天空都跟着明亮起来。
窦昭穿了月白色的杭绸小袄、青色的八幅湘裙,安静地坐在后花园八角凉亭的美人靠上,宁静得如一泓潺潺流淌于山涧间的清泉。
纪家老太爷亲自出面,以支持五伯父的心腹——吏部验封清吏司郎中方洲出任浙江布政司布政使为条件,和五伯父达成了默契。
只等和魏家退亲,就为她和纪咏订婚。
纪家怎么会突然看中了她?
而且还是在她罗敷有夫之时。
这件事如果传了出去,纪家还怎么立足江南?
也难怪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秘而不宣!
窦昭从不妄自菲薄,也从不盲目自大。
论人品,相比那些贤名远播的孝女、烈女,她名声不显;论出身,她生母早逝;论相貌,她离倾城倾国还差得远;论门第,窦家虽然借着五伯父的入阁成为了北直隶排得上号的名门望族之一,可五伯父毕竟刚刚入阁,根基尚浅,江南百年世家林立,纪氏也是其中一族,纪老太爷不可能是为了家族利益要再与窦家联姻,何况纪家和窦家已经是姻亲了,娶了纪家姑娘的六伯父和五伯父是同胞兄弟,比起她这个快要出五服的堂侄女要亲得多,纪家根本不必多此一举……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
纪家希望通过她来约束纪咏。
窦昭思忖着,目光就落在了不远处的贴梗海棠上。
大红的花儿开了一树,艳丽如霞,灼灼如火。
纪咏知道纪老太爷的真正意图吗?
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窦昭觉得自己应该和纪咏见上一面。
只是还没等她吩咐素心,陈曲水拿了账册来见她。
“世子想见您一面。”他一面拨弄着算盘。一面道,“听那口气,好像知道您不愿嫁给济宁侯的事了。”
窦昭不禁头痛。
魏家的事还没有解决,纪咏便搅和了进来,现在又冒出个宋墨……
她道:“您跟世子说,我的婚事自有长辈们做主,请他不要插手。”
陈曲水很是迟疑。
窦昭把纪老太爷来访的来告诉了他。
陈曲水大惊失色:“怎么会这样?”
相比魏家,纪家这门亲事可谓是门当户对了。
“我要退婚,却默许宋墨出手,这算是怎么一回事?”窦昭道。“何况宋墨的为人您也清楚,他不出手则己,若是出了手。一准成能。可之后呢?只怕我前脚刚和魏家退了亲,纪家后脚就会来提亲——纪家可不比魏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