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召集诸将议事,道:“据密探来报,王允被杀,吕布战败,天子已经落入李傕、郭汜二人手中。”
郭嘉出言:“主公可是想兵发长安,迎奉天子?”
“正是如此。”
郭嘉劝道:“主公之言甚善,然此刻并非迎奉天子的最好时机。”
“此言何解?”李峰疑惑。
郭嘉细细分析道:“原因有五:一来李傕、郭汜二贼虽与吕布连场大战,损失惨重,可是仍有四五万人马,实力尚在我军之上,取胜不易。二来,董卓虽死,可麾下飞熊军,西凉铁骑俱是当世雄兵;如今这等精锐尽在李傕、郭汜二贼手中,欲击败二贼,难上加难矣。三来,曹操,袁术等辈手下也不乏智谋之士,我军若要迎奉天子,他们岂会坐视不理?袁术尚且不说,曹操定然会派兵抢夺,那时我军腹背受敌,其势危矣!四来,就算我军击败李傕、郭汜,万一二贼一不做二不休,横下心来弑君;那时,我军不但徒劳无功,还有可能会背上逼死天子的恶名。第五,如今青州黄巾气势汹汹,嘿嘿,主公难道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李峰一惊,他只注意到了迎奉天子的好处,却没想到其中竟有这等凶险。
“不愧是三国一流谋士呀,对局势细查入微,了然于胸。”李峰心中暗赞:“好一个颍川郭奉孝!”
“青州黄巾看似是毒药,实则却是一块大肥肉!”陈宫出言道:“这是上天给主公送来的礼物,不可轻忽!”
“嗯。”李峰点头称是,心中却想到曹操击败百万青州黄巾,择其精壮,编为青州兵,威震天下。从此实力大增,有了与袁绍争雄的本钱。
站在一旁的荀彧忽道:“我侄子荀公达已去投奔曹操去了,以他和戏志才的眼光,是绝不会放过青州黄巾这块肥肉的,李将军小心了。”
荀攸(157-214),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三国时期曹操的首席军师,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出任济南太守,又任尚书令,并为曹操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大将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出任中军师,后出任尚书令。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死于曹操伐吴路上。正始年间追封谥号敬侯。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