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姜维这样的降臣也得到他的重用。但是随着徐州集团的老去,诸葛亮也不敢把政权交给益州集团,只能依靠他从荆州发展来的蒋琬、费祎,做自己的接班人,不敢让益州集团独大。
蜀汉北伐,就像今天很多始终找不到盈利模式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只能打着上市的旗号,一轮一轮融资,否则就只能眼看着公司萎缩下去。只可惜诸葛亮那个时代没有新三板和纳斯达克,也没有那么多投资人愿意陪他玩下去,最后只能活活累死在了北伐途中。
公元263年,邓艾、钟会分兵灭蜀。邓艾一支偏师,偷渡阴平,竟然没遇到多少抵抗,成都就投降了。姜维离得不远,都没救得了。后人一直谴责后主无能,重新黄皓;或是骂姜维把兵力都集中在沓中是亡蜀之举。可真实情况是这样么?
姜维北伐和诸葛亮北伐有个最根本的区别:诸葛亮北伐是除汉贼,姜维北伐的时候,曹魏已经传了三代,司马氏篡魏的大局已成,曹魏方面的叛乱也都是打着除魏贼的旗号。姜维的口号难道能是“兴魏除晋”吗?
说白了,蜀汉这家上市公司的能玩的概念过时了,下场就只能是退市。
姜维北伐缺少最起码的合法性和政治意义,接替诸葛亮的蒋琬、费祎对此有深刻领会,对姜维北伐的提议从来是半推半就,也不完全反对,但不是诸葛亮时代那种倾举国之力支持。
姜维后来自己都觉得没意思,躲在沓中屯田,以备不测。可是他万没想到,蜀中原来的那股反汉势力已经悄然壮大了。
谯周,那个说大汉王朝最终以禅让终结的谋士,在朝中慢慢形成了一支独特势力。在蒋琬、费祎这些荆州集团的旧人相继去世之后,基本上形成了独大之势。等到邓艾灭蜀的时候,毫不费力,就把国家交了出去,后主想要反抗,其实也没有办法。
汉族,汉人,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是完全从汉武帝打匈奴那来的。因为后来匈奴人刘渊灭了晋朝的时候,自己建立的政权也叫“汉”。
蜀汉是个神奇的存zài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基本上只靠“概念”创业,然后保持了长期存zài
的一个政权。虽然这概念在当时已经慢慢过时了,但这个“概念”后来成功地被无数后人埋单。
这个政治遗产,就是告sù
人们,只要有一个政治明星,加上一个会谋划的操盘手,外加一个好的概念,就算不能一统天下,至少足以偏安一隅,成就霸业。
【非常美的一篇蜀汉的论文,希望喜欢蜀汉的人会喜欢】
top
wwwcom,更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