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最近这一阵,县太爷就没升堂审过案,大部分的争执都是有衙门里的官差调和私了。当然了,也就是把钱给了官差之后,各打五十大板,谁也占不着便宜。我是怕您这雷声大,雨点小,衙门口都折腾不进去,您说这可怎么办啊?”
“哦……”西门庆感觉似乎有一盆冷水泼头淋下,刚才的那种兴奋感被一丝一丝的抽走。王安所说的事,切实存zài
,这一大段时间,县令确实是没有升堂审案。不过其实之前县令也不怎么升堂,每年大概有个一两次,可那个时候的县令经常私下里帮人调节矛盾,而且往往都能够让双方信服,现在这种事的确是没有了,这也是西门庆觉得这个县令是假的的一大原因。
一旦大茶壶去衙门口告状,衙门就是不受理,再被驱赶出来,甚至以搅扰公堂的罪名给抓起来……那只要略加一审问,大茶壶肯定会马上把西门庆给供出去。到那个时候,即便是武松不在阳谷,他的残余势力仍旧够至自己于死地。
“这……王安,你说的问题确实很对。但我找的这个炮灰,他不是一般人。官场里的这些问题,他太熟了,所以即便告状不成功,也一定不会激怒那些官差,要是武氏兄弟不出面做一些过激的反应,那基本也可以证明他们不在阳谷。”西门庆自己都觉得说的这些话不是很有道理,他只是在说些宽心话而已。
“东家,我明白您的想法,您大概是觉得衙门口出这么大的新闻,马上就可以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围观的人一多,舆论的力量自然会迫使县衙升堂,然后在众人的监督下,达成您的目的,我说的没错吧。”王安的眉毛紧锁在一起。
“嗯,确实是这样,武松得罪的人多,我相信会有人帮咱们的。”这也确实是西门庆没有完全绝望的一个原因,他还记得,在西江茶坊的时候,那些平日里只会趋炎附势的买卖人的欢呼声,那个时候的西门庆觉得自己是一个真zhèng
的英雄。现在,真zhèng
的英雄即将发起冲锋,他们怎么会连一声呐喊都不发出呢?
“唉,我的东家啊,您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了,怎么还是小孩儿的想法呢。您想过没有,衙门是在十字街往北的北街,那没什么买卖商铺,住户又少,平素里,人们都怕惹事,那的行人就少了很多。您的‘炮灰’到那,要是没弄好的话,最多一炷香的时间就会被抓起来,而官府抓人的事在阳谷想来就属于违禁话题,很少被提起,您能指望这事获得多大的关注呢?”王安反问道。
句句在理,事事属实。西门庆只恨阳谷县衙不在西街上,那样的话,只要轻轻的一折腾,保证人群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
“这样,王安,你多带钱,让那些官差不要抓告状的人,给咱们多争取点时间,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