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三日,王君道都在陪澹台明月几女,游紫禁城,游三海,游皇城,最后又去了皇家园林颐和园、北苑、东苑,饱览了北京城内外不少著名景观景点,算是补偿几女的。
由于王君道凭空闯入历史,导致了历史的车轮走向了另一条方向,北京城中几乎所有的人文景观景点都保存下来。
而王君道控zhì
北京后,又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用以评出经典文化遗产,并加以维护,即便是要进行工业发展、经济建设,王君道都会先让这个部门对各地的人文景观景点、自然环境等进行考察评估。
最终,大部分有文化价值的历史人文景观景点被列为各种级别的保护对象,禁止拆除,禁止毁坏,实行保护和维护措施。
王君道不想看到几十年后,中国的经济发达了,国力强dà
了,人民有钱了,但古建筑没有了,古景观消失了,各种象征着中华古文化的遗产不在了,只留下一地的钱,只留下举国的铜臭味。
甚至像后世那样,要找一处中国唐宋风格的建筑,都只有到日本或者韩国等地方才能看到,想要申请某项文化遗产,都找不到相应的证据。
若是那样的话,即便建起了再多的高楼大厦,即便人民经济再怎么富裕,又有什么意思?
当物质生活满足了,失去了历代祖先留下的瑰宝,人们拿什么来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
电视?电脑?网吧?舞厅?酒吧?
听起来都有些悲哀。
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建设。但却不能抛开一切地去建设,不能以破坏文化。破坏环境为代价,那样就算将国家建设得再发达。又有什么意思?
王君道带着这些想法,带着几女,游历完了北京地区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原满清皇室的很多皇家产业,简直就堪称完美。
这也让王君道暗暗震惊,这满清虽然经过两百多年的时间,尚武之风、进取之风、强盛之风已经消失殆尽,但却将中华历朝历代的享shòu
之风、奢靡之风、攀比之风学了个精通,什么都要最好的。什么都要最舒服的。
他们却不知dào
,他们在享shòu
的时候,外国人已经在拼命地发展了。
想到当年慈禧挪用六百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王君道就忍不住震惊,这样的统治者,不亡国,不被外国欺凌才是怪事!
这也成为了王君道的警戒,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满清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不能效仿。况且满清皇室留下来的这些东西也已经够他享shòu
了,不需yào
再劳民伤财、大兴土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