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报上朝廷的边关急报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边关有大规模敌国入侵,这是十万火急的军情,会有边关卫部或者地方卫部呈报,还有一种,就是关外征战的大军统帅有非常紧急的军情报gào
,也是可以直达圣听的。而这次的奏报,显然是后者,因为,这是众位大臣非常熟悉的奏本。
大殿内静了下来,众位大臣瞪大了眼睛,目送奏本经过内侍宦官传送给皇上,然后,悄悄注意着崇祯阅读奏本的神色。
崇祯打开奏本,果然是关外主帅洪承畴的奏本,仔细看了起来。
殿上的众臣都是不明白怎么回事,而卓尹却是老神叨叨的袖着手谁也不搭理,一副莫测高深的模样。那周子津也是不知dào
怎么回事,这关外领兵大将洪承畴以及海山关总兵吴思剑都是出自兵部,一步步从底层干上来的,应该说算是自己这方的人,而他们每年逢年过节也都有厚礼送上。当然,谁跟谁交好这种事又不会签个条约订个字据,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也未必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当周子津无意间看到卓尹的神色,这心里就是咯噔一下,立kè
有了不好的预感。
金台之上,崇祯脸色阴沉不定,真的不想将这个奏章公开,可是,台下的大臣巴巴等着听呢。虽然皇上是九五之尊,一般人以为想干啥就干啥,实jì
上哪有这么简单。江山社稷不是你一个人能照看过来的,所以,很多事情上皇上也是不能一意孤行,否则真的成了孤家寡人,那还真的就当不成皇帝失却了江山了。
轻咳了一下,崇祯将奏折丢给一旁的内侍,说到:“这是洪承畴的奏折,周爱卿,这是你辖内的事务,你给大家念念吧,让大家都听听。”
这边内侍太监很快将奏折交给了右相,而周子津满腹狐疑的打开来一看,倒吸一口凉气,面色大变。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洪承畴居然上了这么个奏折,自己心里真想把这个奏折塞到袖子里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可是,他也知dào
这不可能。
“周大人”,卓尹的声音此刻有如针刺,“奏折上说了些什么?大家可都在等着呢。”
周子津心里狠狠骂了洪承畴几句,没想到这个武夫,关键时候居然来了这么一出,这下可好,这次的事情真的像个闹剧了,卓家成功打入军界,而且是风光无比正大光明,虽然可以从其他方面找些平衡,可是,这是自己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状况,对自己这方极为不利。本来么,左相主导的这些个主张改革变法的一派,本来就受到很多人的支持拥戴,特别是商贾和私人作坊主,都是非常的支持,如今出了这么个厉害的人物进入军界,今后的局面可就更加严峻咯。
心里恼怒,可是不能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