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武状元> 168 千古佳话

168 千古佳话(1 / 5)

【播报】关注「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这一闹还带来一个王岚平都没想到的好处,参考的众举子一个个吓得都没人样,一进考场,谁还敢作弊,虽然没人查有没有夹带,但哪个也不敢,万一被查出来,王丞相可只会用刀说话。

同时,兵部主管的武科科考也如期开始,武科可没有文科这样的繁琐,一共才百十来武举了参加,按王岚平的想法,就算是全中榜人都不够,考一考无非也就是分个三六九等,其实他早就想好了,只要是参考的全都能中。

十天后,文武双科同时放榜,此次文科参考举子共一千零七十八人,共取得三甲六十八人,赐同进士出身;二甲三十九人,赐进士出身;一甲二十二人,赐进士及第;一甲二十二份答卷王岚平都亲自过目,从中选中三人,是为一甲第一名,是为状元,一甲第二名,是为榜眼,一甲第三名,是为探花,但这个三甲却不是钦点的,于是丞相点的。

所有中榜者年龄都在二十五至五十岁,这是王岚平筛选官员硬条件,中榜的百二十*{}{中文网}

m.35zww.n

e

t*九人,全部在发榜时附上由丞相府授于的官职,按举子所答题目的类别,分派六部及其下属衙门官职,无孔不入,当然,官职目前还是暂领,他们必须先去其任职的位子上观政三个月,三个月后由丞相府派出专人前往考核,合格者。其官职才算正式得到朝廷的任命。

虽然是如此,文科放榜的那天。要了榜的举子可真的算是开了眼了,王丞相说到做到。谁还记得十日前贡院举子血流成河的事,没有王丞相,哪来他们今天的出头之日。

武科就更别提了,武举们从黄榜头数到尾,一连数了好几遍,数来数去都觉不可思议,竟然参考的举子全都中榜,最高兴的应该就是王岚平的贴身护卫方法,他竟然也拿了个一甲第十八名。武进士及第。

武状元、榜眼、探花也随之产生,一点都没有拖泥带水。

南京城里弥漫的肃杀之气在这一天被中榜的举子们弄得沸腾了,街头巷尾都有传颂王丞相的破天之举,好像在这个世上,没有王丞相不敢做的事。

而皇帝被困紫禁城的事谁在乎,就连文武两科的状元公都没见到皇上长嘛样,这个状元那是丞相亲点的。

就在科考取士刚刚尘埃落定,王岚平接到了张煌言从福建发来的信件,情理之中意料之内。想必是自己在南京大造丞相要娶亲之事传到了郑鸿奎的耳朵里,这郑芝龙先提出联姻之事,八成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到郑鸿奎身上。

当天,王岚平将镇江水师总兵郑鸿奎和军政左司提督郑森叫到了丞相私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