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独一无二的海上补给站,现在可以把它们建造成一艘艘的航母了。只要把上面武装力量减少就可以把成本降低到很小。
因为机动能力大增,所以海上补给站的生存能力变得很强,敌军要是对付补给站,跟对付一艘准航母差不多,尤其是在靠近英、美、法海岸的地方,补给站就是准航母,上面常备上百架武装飞机,擅闯者死。
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航母造出来之后没事可以充当补给站,在航线上做出经济贡献,打仗的时候才派上战斗用场,战后还能变费为宝,“费”当然是“浪费”的“费”。
造船工业第三弹,民船的钢网结构化,也就是三体化,能够使1万吨到3万吨级的航船实现零能耗高速航行,巡航速度30节。三体船还有一个天大的好处,使其吃水线大减,原来仅适航100吨级的浅水也可以通万吨级巨轮了。
更厉害的是不再惧怕搁浅,因为只要减重就能产生巨大的浮力,自己救自己。这样的温莎船运帝国岂能不一骑绝尘?就连英、法、美国家的商人都不顾不爱国的大帽子,几乎100%地选用温莎船运帝国的超高效服wù。
立体网状结构最奇观的壮举发生在东南亚的湄公河。这里的奇葩季风雨每年都会让湄公河洪水泛滥,黄澄澄的河水漫过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四国,害灾的面积可达80万平方公里。
到了旱季时,这个流域又会相当缺水,世界奇观之吴哥窟最大的奥秘就是它的秘道通往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古代柬埔寨人靠这门蓄水技术建造了当时全球最大的人类城市,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想象一下这得需yào
多少的水。
奇葩的洪水季造就了湄公河两岸奇葩的居民,他们的木头房子全都建造在水面上,洪水来时只要不是太夸张就不会漫过他们的家园。而你要是去那里旅游,会看到三岁小孩毫无违和感地在洪水中嬉戏玩耍,身下只有一个单薄的脸盆、洗澡盆什么的。
然而,当洪水来得告别凶猛的时候,这些高于水面的房子也要被淹没,所以唐宁为洪水季而设计的浮力人造地面就显得弥足珍贵了。之所以被称为奇观,就是这个透风、透水的立体网状人造地面规模之大——覆盖湄公河上所有的城镇,保证80万平方公里的居民在洪水季不会被淹没。
这时候可不能用钢索圈了,否则唐老板非得破产不可。这个得看情况,什么材料都用上,最好使用回收的超廉价材料,塑料、稻草、藤蔓、树皮,一切廉价的材料都可以被搓成圈圈,为这覆盖8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奇观添砖加瓦。
浮力材料以大块大块的全封闭式塑料空气袋为主,完工之时这样的大空气袋将数以亿计。这样的浮就不足以支撑大型交通工具了,所以在唐老板的人造地面上,只有轻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