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维多利亚的秘密> 第739章 合作链条

第739章 合作链条(2 / 4)

的,可是真的是有可能打破体制坚冰的一个办法。

格拉祖诺夫是个商人,他觉得“国际竞争力”这个词真心好。亚佐夫不是太明白这些,却盘算起政治利益,仔细想了想,说:“1000万阿富汗人从事采矿业,你觉得还会有竞争力?人力成本老高嘞!”

格拉祖诺夫:“其实采矿业是一个表面现象,给阿富汗人一个学习的机会才是重点。很少有国家会注意到,其实,人类社会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学习成本很高的社会。

因为出现了电子人,它们可以提供很廉价的教材,甚至能够把大量的外语教材翻译到阿富汗人听得懂的语言。采矿当然用不了1000万人,矿业公司却需要很多配套工人。

矿区需要食堂吧?需要澡堂吧?需要打扫卫生吧?需要医生吧?大量的配套岗位跟生活必需品和服务有关,而采矿业的直接员工,我们矿业公司一定会用全世界最高效的方式。

阿富汗人需要的只不过是就业培训。等他们掌握了劳动技能,自然而然会为了更高的收入去做自己的生意,毕竟矿业公司提供的配套收入不会给得太高。”

亚佐夫:“电子人……这个,好像不对吧,这会被电子人掌控人类的命脉的。”

格拉祖诺夫:“不错,这个是人类担心的,所以即使有美国、欧洲发达国家也充满了警惕,没有大规模地利用电子人这个很好的资源。这就是我们阿富汗的机会,反正我们阿富汗一穷二白,失去的只有脚镣。

亚佐夫同志,难道你认为我们还控制不了局面?别忘了,我们已经把所有的人赶进了集中营,一旦发现不对,立即可以用雷霆之势阻止事态蔓延。”

亚佐夫笑道:“这还真是巨大的优势啊,好!我们就试一试。”

格拉祖诺夫:“电子人既然来了,迟早会融入我们人类的日常,嗯,就这样,我们让电子人当最底层的劳动力,人类的职能则渐渐地转变成监工,而我们又是阿富汗人的监督,如此完美的合作链条,为什么不采用呢?”

跟亚佐夫交流的过程也是格拉祖诺夫厘清自己的思路的过程,原本李弦太没有传递完整的想法,这个时候格拉祖诺夫同志已经把它想的明明白白了。

财富的本质?这个句子一直在格拉祖诺夫的脑子里转悠。

为什么用高效的自动化设备会提高财富?它们难道不会带来巨大的失业吗?

大部分的国家政策败就败在想不清楚这一点。失业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代表一个社会的人力资源已经可以“适可而止”了,快点转型吧,拼命地维持低效率就业是阻遏经济发展、阻碍财富增涨的罪魁祸首。

政治正确向来是不靠谱的,比如现在的集中营策略,是围剿游击队的良方,虽然不政治正确,但是它迅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