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维多利亚的秘密> 第五章 帝国公民

第五章 帝国公民(3 / 4)

,创建一个宗教做至高神都没问题,想到此处,他笑了。

选择哪项技术作为他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次展露“神迹”呢?

作为大航海时代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人一定歇斯底里地渴望交通与通讯的科技进步,以加强各殖民地与英伦本土的联系,交通就先搁置在一旁,要发明先进的远洋巨轮可不是现在的他能做的事情。于是,他把目光瞄准了通讯。在与英国绅士们的交谈中,他得知当下的印度尚未有电报线路。当今最高科技的代表,有线电报,造价不低,一条线路的搭建往往要经过审慎的考虑和测试。如果能把无线电报捣鼓出来,免去了建设线路之苦,不仅费用大大降低,还能越洋,在印度的英国人要高兴死了。

唐宁忽然有个想法,不如让东印度公司支持自己的实验吧,没有一个强大的机构支持,他一个人跑来跑去真累,找材料供应商、找工匠都费劲,而且通过与东印度公司的合作,他能够更快地融入这个世界,融入英国主流社会。

通过分子分离器和万能瑞士军刀在短时间内捣鼓出一套演示性的无线电收发装置是可行的,有了这货,就能跟东印度公司谈合作了。

这个时代电池的业界标准丹尼尔电池只能产生1。1伏的电压,各种元器件缺乏,电磁理论的缺失也对工程师的培养造成障碍,要规模制造无线电设备显然还需要不小的努力。这些努力在这个痴迷技术的MIT博士眼里并不视为畏途,而是找到了方向并沉浸在其中的美妙生活方式,他一直就是这么生活的。

由于两次鸦片战争的缘故,中国社会长期敌视东印度公司,不少民族主义者不停地抹黑英国东印度公司,称其为“史上最牛黑社会”,连英国本土直到20世纪才禁鸦片这一事实都罔顾,事实上,直到1914年,才在国际鸦片委员会的牵头下,34个国家签订了公约,禁止鸦片的生产和贸易。而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分别发生在1840和1856年。

这里并不是为毒品贸易开脱,只是想说明,英国“绅士”们当时进行鸦片战争的道德负担是没有那么大的。而东印度公司,早期这是一个私人公司,虽然是准国家级的机构,但经济效益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由于在争夺与控制殖民地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战争,而掠夺来的利润跟不上广袤土地的管理成本,在1770年,由于孟加拉******造成人力资源剧降,使东印度公司因经济困难不得不求助于英国政府,到1773东印度公司法案出炉时,事实上的管理权已经由私人转移到了英国国会。

东印度公司也是一个不断闯祸的源头,它试图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结果惹怒了热爱自由的美国人,导致“波士顿倾茶事件”,以及随后的美国独立战争。

在当今的印度,东印度公司正在实施危险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