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是英国,主要是伯明翰。
现在作地的法兰西皇帝既然继承了拿破仑大帝的部分威望,自然也就继承了部分仇恨,这怪不了谁。烧炭党的领导人之一奥尔西尼与拿破仑三世通信数次,在得到法国皇帝的支持无望的情况下使出了刺杀技。
BBC等英国媒体没有报导烧炭党人在英国进行刺杀策划的事情,法国媒体可没有这么好相与,它们挖出了近年以来数起针对法国的恐怖主义活动,大多出自英国。这些说法在不久之后就得到了法国政府的认可,法国人民群情激奋,一定要英国给一个说法。英国首相巴麦尊的外交处境顿时有如火烧眉毛的感觉。
因为打赢了克里米亚战争,法国人洗刷了自拿破仑大帝在俄国战败的耻辱,所以拿破仑三世还是挺有威望的,法国人民的皇帝在爆炸中受了严重的伤,使法国人从官员到军方到百姓都相当地愤怒,法国军队甚至开始动员,有可能发动对英国的战争。英国人赶紧招募志愿军,法国人疯了。
泰晤士报最喜欢给唐宁添堵,他们竟挖出了一个“有趣”的小道消息,奥尔西尼用来行凶的炸药正是来自伯明翰一名叫威廉斯的化学家,而这名化学家供职于唐宁旗下的苏伊士运河公司工程爆破部。在爆炸事件时,拿破仑三世与皇后乘坐的是牛津汽车厂赠送给各国元首的MINI,凡是赠给各国元首的汽车,其玻璃经过钢化处理,有一定的防弹能力,所以法兰西皇帝和皇后夫妇没有被威力巨大的炸药结束生命。也就是说,法国皇帝和皇后被唐宁发明的炸药攻击,却被唐宁发明的防弹汽车救了一命,最后又被送进了温莎医院。堂堂法国皇帝,好像被唐宁的发明玩得********。
至于唐宁在这一事件中扮演的是光彩还是不光彩的角色,自有后人评说,反正巴麦尊这一回是麻烦大了,在巨大的外交压力下,他可以考虑辞职了,并且有可能受到法院的起诉,因为他的内阁对于多次在英国策划的针对法国的阴谋无所作为,给英法关系造成有可能战争的局面。
电讯报既没说阴谋是在英国策划的,又没说爆炸的炸药是源自苏伊士运河公司,真不好玩。相反,泰晤士报则肆无忌惮地大肆炒作,搞得它们的报纸销量大涨,要看“好看的”新闻还是要看泰晤士报啊!
这个时期的英国信奉的是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市场主义,巴麦尊本人在苏格兰上大学时正是亚当?斯密的学生,亲学生!古典市场主义是完全的自由主义,连对于外国人入境都没有什么限制,所有的外国商人包括罪犯都可以自由地出入英国,这就是为什么雨果啊、马克思、恩格斯、烧炭党等等大量的被本国驱逐的人纷至沓来都到英国来避难。而且也没有对罪犯的引渡条例,只要对方不在英国犯法,外国人就可以安全地呆在英国。
因为没有引渡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