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唐天娇> 第十三章 吐蕃使者艾尔.东赞

第十三章 吐蕃使者艾尔.东赞(4 / 5)

教无类,驳之,得到太宗皇帝的首肯。而多年以来,太宗皇帝也以德化抚四夷,臣以为如此国策委实英明,时间越久,效果越佳。陛下问吐蕃人与突厥人、吐谷浑人有何分别,依臣所观,不但他们之间并无分别,他们和我汉人也无太大的不同,若对之施以教化,一样能收到好的效果。”

张柬之的一番话大说李隆空的所料,一代名臣居然如此短视,说什么以德化抚四夷。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李隆空想要反对,可是在这三位重量极的人物面前,哪有自己说话的份,武则天没有将他也赶出去,就已经是对他最大的爱hù

了。

就在这时,狄仁杰皱了一上眉头,踏前一步道:“张阁老,此言狄某不敢芶同。蛮夷之人向无常性,动辄为乱,想那结社率等居京城那么久,陛下待之以诚,示之以爱,缘何冥顽不化,难以以德接之,狼子野心一点儿未改呢?所以狄某以为,邦交之时,惟以势相逼,若一味用教化施之,会让人以为我大唐软弱可欺。”

听的狄仁杰的话,李隆空顿觉全身舒畅,仿佛全身有使不完的劲。狄仁杰就是狄仁杰,眼光的确比一般人看的远,而且不像其他人一样,读死书。只知dào

孔孟之道,不懂变通。如果有可能,李隆空恨不得马上和他拜个把子。

张柬之反驳道:“结社率为一无赖之人,他行此乖张之举,却不能说所有突厥人皆是如此。突利与其一母同胞。却深明大义,感恩戴德,恰恰表明了皇上接之以德的好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张阁老将其等与我华夏子民等同视之,不妥,不妥,非常不妥!”狄仁杰连连摇头。坚持己见。

本为好友的两人在此不断的争执,相持不下,是各不相让,如果不是斯文人,看那架式,似乎随时都有动手的可能。这让暗中看戏的李隆空暗笑不已。

“记得太宗皇帝曾经说过:“夷秋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结社率为一小人耳。没必要因为他而改弦易辙。经过太宗皇帝多年来教化天下,如今渐收效果。中国之人及四夷之人,不能因此分别开来,若有分别,恐对陛下以及娘娘的威望有损。”张柬之答道。

“若说结社率为一无赖之人,他这么做,也就罢了,然有四十余名突厥贵族子弟参与其中,难道说他们皆是糊涂之人?陛下以德抚之,他们却以怨报德。须知防人之心不可无啊!”狄仁杰也是死不改口。

李隆空听的头大,武则天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不奈烦,仍然挂着淡淡的微笑,好像有点漫不经心的样子,似乎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一般。其实李隆空知dào

,武则天一直都在仔细的倾听着,只不过她的方法与众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