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和大臣们听了这个故事,觉得没有新鲜之处。但李隆空却知dào
已知dào
这个故事,只是不明白这个艾尔.东赞是什么意思,他可不认为艾尔.东赞单纯的就是想说个故事。
艾尔.东赞见他们听后没有什么动静,遂接着说道:“罗马国曾派来一名使者,此人足迹甚广,竟然西行远达大秦帝国,此人也曾到过大唐京城。他对外臣说,其未到大唐京城之前,一直以为罗马是最为繁华和强dà
,谁知其与大唐相比,竟然差距甚大。举例言之,罗马帝国的贵族们,其生活起居所享用的东西,连长安城里一个赶马车的都不如。外臣当时很不相信,然这些日子亲眼所观,方信其言非虚。由此来看,外臣不能像兀鹰那样飞得高,看得远,只能像岩鹰那样畏缩止。中了。”
武则天见艾尔.东赞拐着弯儿来夸大唐,大笑道:“贵使好一张利嘴!”
艾尔.东赞再拱手道:“外臣刚才听了陛下的一席话,深悟大唐所以兴盛,果然有因。娘娘处庙堂之高,常怀谨慎之心,外邦贡来方物,实属平常,犹能举一反三。提示警惧。娘娘,诸国不畏险远,万里来朝,其实皆为渴慕唐风而至。像、像……那个谁所言,一味以威武胁迫他国,所换来的只能是短暂的逢迎,而非心悦诚服。望娘娘明鉴。”
艾尔.东赞不认识小李隆空,只是觉的小李隆空即然能做在武则天的旁边,身份应该很高贵,但令他奇怪的是,从来没有人给他介shào
过这个小孩是谁。让他有些不知dào
该如何称呼李隆空。但他绕了这么一个大圈,最终就是为了反击李隆空刚才所言。就连李隆空也刚刚醒悟,不由得暗暗佩服。
这时张束之也附和道:“贵使说得不错,邦交之事非以胁迫他国为主要手段,须以德化为主。”
武则天则斜了李隆空一眼,似乎在说他比不过艾尔.东赞,随即吩咐开宴。
显然,这第一次交锋,艾尔.东赞胜出。
宫娥内待斟满酒后,武则天举盏示意,让大家端盏饮酒。那艾尔.东赞大概是为了自己刚才所言自得,捧起盏来一饮而尽,却又不胜酒力,脸很快变成通红,还猛咳了数声。
武则天还没说话,但是小李隆空却是眼睛一亮,道:“高原之上寒冷应饮烈酒,贵使难道不善饮吗?”
“外臣量浅,不胜酒力。”艾尔.东赞老实答道。
“如此,你就跟我一样,喝果汁怎么样。”小李隆空一脸的笑意,当然,潜台词就是你一个大人说赢了我一个七岁的小孩,有什么好得yì
的。
因为是招待外使的御宴,加上圣人有“食不语”的教诲,在场的大臣都小心翼翼、默默地夹菜、饮酒